高中“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一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通过对二次函数

练习题库2022-08-02  57

问题 高中“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一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①通过对二次函数图像的描绘,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领会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实数根之间的关系;②理解提出零点概念的作用,以及函数与方程的关系;③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体会从函数的角度去思考方程的思想,掌握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断。完成下列任务:(1)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个问题引入,并说明设计意图;(2)根据教学目标①,设计问题链(至少包含三个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3)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4)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内容,其难点是什么?(5)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

选项

答案

解析 (1)问题引入
问题:求方程3x2+6x-1=0的实数根。
变式:求方程3x5+6x-1=0的实数根。
师:一次、二次、三次、四次方程的解都可以通过系数的四则运算,乘方与开方等运算来表示,但高于四次的方程不能用公式求解。大家课后去阅读本节后的“阅读与思考”,还有如lnx+2x-6=0的实数根很难下手,我们寻求新的角度——函数来解决这个方程的问题。
【设计意图1从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进对问题进一步的探究。通过简单的引导,让学生课后独立阅读相关内容,培养其自学能力。开门见山地提出用函数思想解决方程根的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的目标。
(2)问题①:求方程x2-2x-3=0的实数根,并画出函数y=x2-2x-3的图像。
问题②:从形式上,观察函数y=x2-2x-3与相应方程x2-2x-3=0有何联系?
问题③:由于形式上的联系,方程x2-2x-3=0的实数根在函数y=x2-2x-3的图像中如何体现?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图像和二次方程为基础,让学生观察方程和函数形式上的联系,从而得到方程实数根与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其理解零点是连接函数与方程的结点。
(3)教学重点: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体会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之间的联系,掌握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断。
(4)教学难点:准确理解零点的概念,在合情推理中让学生体会到判定定理的充分非必要性,能利用适当的方法判断零点的存在或确定零点。
(5)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初等函数(I)”的基础上,学习函数与方程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中通过对二次函数图像的绘制、分析,得到零点的概念,然后进一步探索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这些活动就是想让学生在了解初等函数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描绘函数的图像,通过对函数与方程的探究,对函数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解决方程根的存在性问题,为下一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做准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73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