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边城》一课时的导入语和结束语,按要求答题。 导入语:古老

练习题库2022-08-02  30

问题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边城》一课时的导入语和结束语,按要求答题。导入语:古老的湘西,同样古老的沅水悠悠流淌,流过沈从文的童年,流过他心中的桃源。这里的白云清风,覆盖着一个人类远古的沉沉大梦。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边城,那是古风犹存的童谣,那是美善同源的人性之歌。面对文学重镇《边城》,我们只能通过它的云蒸霞蔚一睹它的风采,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只言片语,共话《边城》。结束语:同学们,青山绿水,明月清风,剽悍的水手,多情的乡邻,那至情至性的原始的古风,那粗犷的牧歌,那白话的史诗,是沈从文永远的精神升华。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岁月风烟,转瞬即逝。当我们阅尽世事,历经风霜,我们会蓦然回首,那永远的湘西,永远的边城,人生是短暂的。艺术长存。好,下课。下列对于导入语和结束语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导入语语言优美,营造了美妙的情境,具有吸引力和指向性B.导入语新颖精炼,契合了课文的思想感情C.结束语文白搭配,不易于学生明确和领会课文的主旨D.结束语含蓄隽永,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余味无穷

选项 A.导入语语言优美,营造了美妙的情境,具有吸引力和指向性
B.导入语新颖精炼,契合了课文的思想感情
C.结束语文白搭配,不易于学生明确和领会课文的主旨
D.结束语含蓄隽永,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余味无穷

答案 C

解析 C项,说法错误。
案例中该教师的教学结束语语言优美,辞藻华丽,对于拉近学生的和课文的感情距离有很好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明确和领会课文的主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48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