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题。 《咏月诗三首》原文 把酒问月 李白 青

考试题库2022-08-02  35

问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题。《咏月诗三首》原文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夜杜甫今夜廊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课后练习一、诵读,背诵这三首诗。二、你最喜欢这三首诗中的哪些诗句 三、回答下列问题:1.哪些诗句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意蕴 2.思乡思亲的诗句有哪些 哪句最动人 3.写出孤独感的有哪些 其中最动人的你认为是哪一句,为什么 四、诗中写月色之美的是否都跟人有关系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否都是并不单独写月色之美的 为什么 单元介绍本单元标题为“叩问月亮”,《咏月诗三首》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另外还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和王维的《鸟鸣涧》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学生情况九年级,班级人数48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问题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查看材料

选项

答案

解析 《咏月诗三首》知识与能力探究教学方案
导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世沧桑,一千多年前的明月依然映照着我们。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是孤高的,似无情却有情;月亮是诗意的,温柔多情,恰似知己;月亮也是感伤的,月圆人不圆。让我们走进李白、杜甫的世界,叩问月亮,倾听千古绝唱。
引出本课内容《咏月诗三首》。
二、学习《把酒问月》
(一)解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三)品读课文
对照补充的注释,自由诵读,说说诗歌描绘的情景。
1.补充注释。
2.四人一小组,互相讨论、描述诗歌描绘的情景。
3.学生推荐代表发言。
4.教师补充。
(四)探究学习
1.你欣赏诗中的哪些词,说说你的理由。
2.看似朦胧的诗歌,却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这首诗的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 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将作者的感情很好地传递吗  
(五)当堂背诵
三、学习《月下独酌》
(一)简介诗人写作此诗的背景,了解创作时间及原因。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朗读带。
2.学生自由诵读。
3.学生推荐代表朗读。
(三)疏通课文
1.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
2.小组交流问题。
(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由组长整理提出)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
(四)品读课文
你喜欢诗作中的哪一句或几句 说说你的理由。
(五)探究学习
1.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谈谈你的理解。
2.词中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请试着找出来。
(六)当堂背诵。
四、学习《月夜》
(一)作者简介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三)品读课文
1.诗中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发挥你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表现你想象的情景。
2.“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透过这一句,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感情吗  
(四)探究学习
1.说说诗歌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你觉得诗人表达了何种愿望  
(五)当堂背诵
五、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咏叹中秋之月,赋予它一定的内涵,你能再吟诵几句吗  
六、学生总结
1.由一位学生总结本课教学思路;
2.全班学生共同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
2.四人小组.以“思念之月”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20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