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题。 《咏月诗三首》原文 把酒问月 李白 青

考试题库2022-08-02  36

问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题。《咏月诗三首》原文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夜杜甫今夜廊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课后练习一、诵读,背诵这三首诗。二、你最喜欢这三首诗中的哪些诗句 三、回答下列问题:1.哪些诗句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意蕴 2.思乡思亲的诗句有哪些 哪句最动人 3.写出孤独感的有哪些 其中最动人的你认为是哪一句,为什么 四、诗中写月色之美的是否都跟人有关系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否都是并不单独写月色之美的 为什么 单元介绍本单元标题为“叩问月亮”,《咏月诗三首》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另外还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和王维的《鸟鸣涧》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学生情况九年级,班级人数48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问题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能照抄材料)。查看材料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诗中的意象,并能说明其所蕴含的意义;
②能依据诗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人笔下的画面,感受诗作的意境。
③能有感情地朗读诗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体会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谈谈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及人生哲理给自己带来的感悟。
(2)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遵循三维目标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出发,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在具体的目标中,有诗歌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有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①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的要求,将“掌握诗中的意象,并能说明其所蕴含的意义。能依据诗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人笔下的画面,感受诗作的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诗篇”设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
②本文三首诗歌作为写景抒情诗,意象丰富,且运用了多种表达手法,因此将“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体会诗歌意境”作为过程与方法目标。
③初中生情感丰富,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于确立时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将“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谈谈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及人生哲理给自己带来的感悟”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20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