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

练习题库2022-08-02  18

问题 请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初中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游击队歌》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0分)(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游击队员的乐观精神与不屈意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小组合作、模仿、创编等方式,提高艺术表现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抗日救亡歌曲有一定了解,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技巧,能够将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唱均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先播放《游击队歌》的音频,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思考两个问题:这是什么时代的歌曲?歌曲讲述了什么?(抗日战争年代的歌曲、讲述的是抗日游击队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故事。)
2.老师再次播放音频,提问学生: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歌曲刻画了游击队在敌后艰苦环境下的乐观主义精神,深刻的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决心。)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感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课程的更深层次内容。
(二)课程讲授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对快呼快吸的气息练习及跳音进行着重练习。
2.教师讲授歌曲中演唱需要把握的节奏并演唱示范,然后学生一起用“la”模唱歌曲旋律。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感受并揣摩歌词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4.教师再次范唱,要求学生带有感情的加入歌词跟唱学习(提醒学生注意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要快速均匀)。
5.将节奏不稳的地方(弱起小节)反复练习。
6.教师弹伴奏,学生带歌词演唱,提醒学生演唱中注意轻快,机智等情绪。并注意歌曲的主歌(我们都是神枪手……)的弱音量和副歌部分(没有吃,没有穿……)的强音量情绪对比。
7.再次聆听音频,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8.学生有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这个教学环节突出了音乐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让学生充分记住并掌握歌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欣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知识延伸
1.教师提出问题:抗日救亡歌曲是我国19世纪30年代出现的题材类型,展现了中华英雄儿女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历史,大家还知道哪些抗战歌曲呢?他们讲述了什么故事?(学生自由回答《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等)
2.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每小组选出自己喜欢的片段为其编创伴奏,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派代表展示为歌曲配好的伴奏,教师将其演奏,并给出评价及意见。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游击队歌》是由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抗日救亡歌曲代表作,大家课后下去找一找这位作曲家的其它作品,全面了解一下这位作曲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10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