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最全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巡逻兵进行曲》(片段)伴奏编创教学重点:依据进行曲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编创伴奏。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 10分)(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附谱例: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风格,体会音乐编创的快乐,热爱音乐,陶冶情操,激发爱国热情。【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编创打击乐伴奏,加深对于进行曲节奏特点的理解。【知识与技能】了解进行曲风格特点,并为其编创打击乐伴奏二、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多媒体播放国庆阅兵视频片段,学生欣赏观看。教师提问:这个视频给大家的感受如何?展现了军人怎样的形象?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视频中的军人英姿飒爽,步伐整齐,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采;而视频的配乐也与这恢宏的场景相映生辉,这就是进行曲。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对《巡逻兵进行曲》的学习,了解进行曲,发现它的魅力所在。【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快捷、直接有效、易于开展,并且紧扣主题核心,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二)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巡逻兵进行曲》并提问:这首进行曲给大家带来了怎样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速度如何?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为进行曲速度,中速稍快,从旋律中仿佛感受到士兵们迈着矫健的步伐齐步前行。⒉教师再次播放音乐作品。3.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介绍作品的背景知识:《巡逻兵进行曲》又称《美国巡逻兵进行曲》是一位名叫米查姆的美国陆军士兵创作的,他以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傲,于是创作出这首流芳百世的作品。【设计意图】初步感知环节以聆听为主,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三)伴奏创编1.多媒体播放作品,学生跟唱旋律,熟悉旋律内容,并提问学生:进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强弱有规律,步伐统一,常用四二拍。⒉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小军鼓,简单地给学生介绍小军鼓,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3.大屏幕出示节奏:带领学生拍手进行击打练习,随后用小军鼓进行击打练习。4.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强调小军鼓击打时的强弱要求。5.多媒体播放作品旋律,学生根据音乐进行集体伴奏。6.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组进行伴奏练习,鼓励各小组在原伴奏基础上进行即兴编创,教师巡视指导。7.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并互相评价展示结果,教师给予指导性意见。8.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进行总结,强调进行曲节奏特点及作品对士兵风采的表现。【设计意图】音乐课标理念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教学中,学生先学习旋律,感知速度、力度,再学习一些编创的基本节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元素,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自信力,同时小组合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四)拓展延伸播放《人民解放军军歌》并思考,谈谈两首作品的异同。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鼓励。【设计意图】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对相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类比欣赏感受,一方面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另外一方面,增加学生音乐作品的积累,并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特点,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五)小结作业1.小结: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本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并呼吁学生要热爱音乐、探索音乐。2.作业:课后搜集其他进行曲进行欣赏,下节课同大家一起分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703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