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龙的传人》,并提问:聆听歌曲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都因身为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

考试题库2022-08-02  27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龙的传人》,并提问:聆听歌曲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都因身为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种血脉相连的情感将中华儿女紧密连接在一起,激励着我们勇于拼搏、奋发向上。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中,“龙”作为至高无上的象征,一直被中国人崇敬。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由我国民族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李民雄所创作的管弦乐曲《龙腾虎跃》。
(二)初步感知
1.初听乐曲
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乐曲音频,提问学生: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简介作曲家、作品:李民雄,浙江嵊州人,是我国当代优秀的民族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作曲家、鼓演奏家。《龙腾虎跃》由引子、三个部分和尾声组成,是一首诠释中国民乐艺术精髓的敲击协奏曲。曾获20世纪最受乐迷欢迎的中国音乐作品,被编入“世纪中国音乐名曲选”中。
2.复听乐曲
教师再次播放乐曲音频,提问学生:能够听到哪些乐器?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主要有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进行演奏。吹管乐器有苼、竹笛、唢呐等,打击乐器有大鼓、堂鼓、排鼓等。作品如此振奋激昂,主要是运用密集的鼓点来烘托情绪。
(三)分段赏析
1.聆听乐曲第一部分
学生聆听乐曲,熟悉旋律,提问学生:这部分出现了一段悠扬的主题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学生举手回答。(唢呐)
教师总结:唢呐是我国一种民族吹管乐器,在它吹奏出优美的旋律后,主题再次出现,接下来我们一起熟悉主题一与主题二的旋律,感受情绪的不同。
(1)教师鼓励学生分组编创短小的节奏,拍手为主题一旋律伴奏。由于乐曲速度较快,节奏型不宜过于密集。例:
2/4 X X|X X|X X|X X|3/4 X 0 X|X 0 X|
(2)教师弹琴,带领学生哼唱主题二旋律。
2.聆听乐曲第二部分
教师提问:这部分是鼓的独奏,也是鼓的多种奏法的体现,密集的鼓点使得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自由回答。(情绪更加激昂)
教师总结:这部分加入了棒子等乐器的伴奏,使得乐声更加激昂,迸发出更加饱满的激情与生命力。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分发小军鼓,带领学生在鼓的不同位置击打节奏型:2/4 X X X|X 0|XX XX|X 0|,敲击鼓棒、鼓边、鼓心,并运用不同的速度与力度,感受鼓的不同演奏方式。
3.聆听乐曲的第三部分,提问学生:这部分的旋律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是第一部分旋律的再现。
4.完整聆听全曲,提问学生:作品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乐曲表达了人们欢天喜地的庆祝祖国一派繁荣的美好景象,感受到作品传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日益强盛的美好愿景。
(四)巩固提高
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带领学生深入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
教师讲解作品:丰收锣鼓是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具有鲜明山东音乐特点的管弦乐曲,乐曲借鉴中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加以变化发展,推陈出新,充分发挥中国丰富多彩的打击乐器的表现能力,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喜爱民族音乐。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欣赏自己喜爱的民乐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051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