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变异

最全题库2022-08-02  21

问题 遗传与变异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位学生及其父母的照片,并请学生参加大侦探游戏,将父母和孩子进行匹配。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提问:如何判断他们的亲缘关系呢?(长相有相似之处)父母和孩子的长相是否完全相同呢?引入本节课课题——《遗传与变异》。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调查自己与家人的相同与不同
(1)提出问题
教师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全家福,并提问: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你有没有被其他人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双眼皮、嘴巴,酒窝,走路姿势……)在我们身上会表现出父母的一些特征,但又不完全相似,我们与父母哪些地方是相似的,哪些地方又是不同的呢?
(2)交流与讨论
请学生做一个调查,比较自己与父母及家人的特征。并小组讨论可以以哪些形式呈现这些特征。
教师请学生代表发言,并总结,可以用列表、做卡片的形式总结出和家人的特征。
安排学生四人为一小组,总结绘制表格并填充。教师展示优秀成果,并提问,调查中,你有什么发现?(和父母的长相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之处)
(3)得出结论
遗传:教师总结孩子和父母亲相似的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动物有没有遗传现象呢?展示一组不同毛色的猫以及他们父母的图片。得出动物也存在遗传。
变异:教师请学生回答遗传之外,还发现了什么除了与父母的不同之处,并补充下一代与上一代长得总不完全一样,有的甚至差别较大,这种现象是变异现象。
教师展示各种长相不同的观赏金鱼以及野生鲫鱼的图片,请学生回答两者的不同点,并补充金鱼是由鲫鱼经过长期人工培养和选育而得到的一类观赏鱼。加深学生对变异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答,生活中还发现那些变异现象。
请学生大胆猜想植物有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并给出依据。教师总结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理解遗传变异之后组织快问快答环节,教师说出一种现象,学生快速回答是遗传还是变异。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开放性作业:本节课说的遗传都是外在可以直接看到的特征,性格习惯能不能遗传呢?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051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