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设疑导入 教师提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什么?(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一切生命

考试题库2022-08-02  53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设疑导入
教师提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什么?(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又有什么特征呢?引出课题。
(二)提问引导,探索新知
首先教师播放兔子在草地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草的能量来自哪里?
(2)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都被草吸收了吗?
(3)草吸收了太阳能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通过讨论,得出结论:①被吸收入小草体内的能量,可以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被释放出来,其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少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②被兔子摄入体内。③还有一些没有被兔子摄入的部分,例如:草根,这些最终会被分解者分解。④还有很多没有被兔子吃掉的个体。
教师继续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
(1)草中的能量都被兔子吸收了?
(2)兔子吸收了能量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学生思考,总结:①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热能散失,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等);②分解者所利用;③被下一营养级同化;④未利用。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教师提出问题: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组织学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最终师生共同总结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升
孤岛求生,身边有一些玉米,有一只鸡,先吃哪个?
学生讨论并总结答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为了保证能量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用,应该减少能量流动所经的营养级数目,因此应该先吃鸡,降低玉米中的能量传递至人所涉及的营养级数目。
(四)课堂总结,作业拓展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光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然后通过捕食关系从生产者传递到初级消费者再传递到次级消费者,其中有一部分能量通过生物自身的呼吸作用以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了。因此能量流动就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输出的过程。其中光合作用是能量流动的起点。而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032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