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老师随意在课堂上做三组有趣的动作,引导学生在3分钟内捕捉老师的动作并且尝试运用线描的形式画下来。 学生尝试并展示作品

考试题库2022-08-02  28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老师随意在课堂上做三组有趣的动作,引导学生在3分钟内捕捉老师的动作并且尝试运用线描的形式画下来。
学生尝试并展示作品,体验线描的乐趣。教师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作品赏析
(一)直观感知
1.利用挂图回顾人体比例。提问:以头部的长度为测量比例,人在站姿、蹲坐时的比例是多少?
学生回答:站七、坐五、盘三半。
2.出示伯里曼和于小冬的速写作品让学生欣赏,思考:这些作品中的线条一般出现在哪些地方?
学生讨论并且回答,教师总结:线一般产生在物体轮廓的边缘处、体面的凹凸转折处、人体的关节处。
(二)具体分析
1.展示线描作品《书桌前的少女》,提出问题:画中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进行表现?
师生共同总结:有直线、曲线、折线等。
2.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在繁杂多变、组织无序的衣纹中表现出有形、有质、有序的线条?
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需要有主线、次线之分。主线中有结构线(皮肤线和紧贴在结构上的实线);关节线(在体块的转折或交接处);动势线(体现人物动态最生动的部位,一般为长线,要整体的理解人物形体内部的结构并画出来)。次线:次线也叫二号线,是衣服上的偶发线,有的随动态的变化而产生。
3.教师展示站、跑、跳、坐等不同动作的速写线描作品,请学生找出其中主线与次线,并观察这些线条的粗细、长短和虚实的变化。
环节三:示范讲解,实践展评
1.教师展示真人的站立图片,示范如何运用线描的方式写生人物,并讲明具体步骤:
①用较轻松的虚线把人像或人体动态外轮廓画出来,注意各部分的位置和比例;
②从感兴趣的部位着手,用较准确而有力的线条勾画,也可施加简单的明暗关系;
③注意由头、颈、躯干直到着力的脚所形成的动态主线,尽可能把人物美好的动势捕捉下来。
2.教师布置课堂实践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教师下发的真人照片,用线描的形式进行人物速写写生。并提示注意事项:注意人体的动态重心,比例结构;注意线描的主次线使用。
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巡视指导,就学生写生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正与讲解。
3.当大部分学生完成作品之后,开展鉴赏活动,学生组内进行评选,并展示作品,教师从作品的动态、比例、结构、线条等方面进行总结性评价。
环节四:拓展提高,小结课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重点内容。2.课堂拓展: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写生作品添加不同的背景,课后尝试制作。
【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029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