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题三: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作者通过写作

考试题库2022-08-02  40

问题 材料题三: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寻觅知音,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有时还需借助于文学研究和批评),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在文学写作过程中,一个作家采取怎样的叙事姿态,使用怎样的技巧和语言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对自己读者的想象与设定。在当今时代,很多作家都习惯了为现实的读者写作。作家通过区分不同的读者类型,针对特定的阅读对象,使用相应的语言和叙事策略,为他们提供读物,从而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同。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不仅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寻求认同。  比如说,在文学出版、印刷、传播很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作家们的作品在当世的传播受到极大的限制。很多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在作者身后通过“抄本”而得以流传。对古代的作者而言,他们的写作大多没有任何商业报酬,也很少有现实的读者。正因为如此,他们只有对未来的读者加以想象,才能获得写作的基本动力。所谓的“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作家的写作也向未来敞开,当时不为人知,在后世却成为一代经典的作品,即便是在近代文学史上也比比皆是。所以说,文学本身就具有某种“待访”的性质:作家有点像是在茫茫大海上建立岛屿的人,而读者则像是航海者和旅行者。作家之所以在孤寂中建立岛屿,当然是希望有一天能与他们的读者相遇。  对于另一些作家来说,他们的目光也会投向过去。他们试图与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文学先辈们进行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与先驱者所确立的文学标准对话。当然,他们也是跟自己内心的目标进行对话。每一个优秀的作家,心中都有一个隐秘而清晰的目标。读者和社会的认同、商业上的成功是一回事,而能否接近和达到这个目标,则是另一回事。就中国文学而言,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人确立了古典文学的标准,而鲁迅先生则代表了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思想的新高度。也可以说,我们实际上面对着两个伟大的传统。我们置身于这两大传统之中,受到它们的护佑,分享它们的文学资源,向它们表达敬意,同时也在与它们进行对话,并尝试着作出新的文学变革。因此,任何有价值的写作,都是对传统的某种回应,即便是对传统的质疑和挑战(正像鲁迅先生所做过的那样),也是一种重要的回应。  所以,严格地来说,文学写作中对读者的想象,既是一种向现实和未来读者寻求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传统的再确认过程。我认为,这种具备了过去、现实和未来开放性视野的创作,才称得上是一种开放的写作。问题:  (1)划线句“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中“认同”的含义是什么?(4分)  (2)如何理解文末所言的“开放的写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认同”指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读者则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认同不仅要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要寻求未来读者的认同。
  ①作者要寻觅知音,得到现实读者的认同。
  ②作者通过提供读物获得市场的认同。
  ③作者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中寻求认同。
  ④读者通过阅读建立与作者的认同。
  (2)“开放的写作”是指文学家写作对潜在读者的想象,既要有向现实和未来读者寻求认同的过程,也要有对已有传统的再确认过程;即要有具备过去、现实和未来开创性视野的写作。
  作者最后得出这一结论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
  ①面对过去,写作要对传统再确认,要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扬弃精神。无论是继承、质疑和挑战都是对传统的重要回应。这就属于古代的写作,作者只能对未来的读者加以想象,其特点具有未来性和想象性,他们只能在孤寂中建立岛屿,期待与读者相遇。
  ②面对现实,写作要有自己的目标受众,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达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一点即是在现实写作中,作家需要具有传统性,需要试图与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文学先辈对话。
  ③面对未来,“文章千古事”写作的动力来源于对未来读者的想象。永远向着未来开拓。这就指向了对未来要有开拓性的见解,鲁迅先生代表了近现代的新高度,做出了新的文学变革。
  综上,可得“开放的写作”应该是指有清晰的写作目标,同时以传统为底蕴,立足现实而又具有未来性、开拓性的写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1438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