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牛顿小时候常被老师与同学称为“笨蛋”;黑格尔读

最全题库2022-08-02  29

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牛顿小时候常被老师与同学称为“笨蛋”;黑格尔读书时外号“懒狗”;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众人皆知的后进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数学家巴比基和文学家玛阿特是同班同学,他俩因为成绩差常被罚站在椅子上任人取笑,但后来,在这个班级中恰恰是他们两个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即使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小时候也曾被学校视为差生,老师对他的总评价是:学分中等的,希望不大的,近乎懒学生的那一种类型。问题:(1)你怎样理解材料中出现的“笨蛋”“差生”?(7分)(2)从现代学生观的角度谈谈这则材料给你的启示。(7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一般而言,所谓“差生”指的是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可以分成学习成绩不良与道德品质不良两大类。尽管材料中那些被教师定义为“笨蛋”“差生”“一窍不通”的牛顿、马克思、海涅等人在一定时期中表现出学习不良的问题,但并不能以分数机械地将他们认定为“差等生”而加以歧视。(3分)
事实上,某一阶段的学业不良问题并不直接否定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的学业成绩只有进步快慢之分,而无优劣之分,现在成绩或品质不良不等于永远不良。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对象,都能成为优秀学生,都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正如材料中的牛顿、马克思、海涅等人,尽管被教师称作“笨蛋”“差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代伟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3分)
(2)启示:(8分)
①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学生是完整的个体。(4分)
②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差生”“笨蛋”,维护他们的尊严;
③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一分为二地看待“差生”,因材施教;
④关爱“差生”,给差生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自信;
⑤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潜能。
(如不结合材料说明,酌情扣1—3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1429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