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真题)材料: 刘老师讲到“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时,一个学

admin2022-08-02  37

问题 (2021年下半年真题)材料:刘老师讲到“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时,一个学生突然大声说:”那么远?怎么来?是坐飞机,还是坐轮船?”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刘老师也笑了,想了想,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白求恩来中国的方式可能有哪几种?“不远万里”又该怎样解释?这体现了白求恩的什么精神?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明白了:无论是坐飞机、轮船,还是坐汽车、马车,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体现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问题:(1)对刘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析。(10分)(2)结合材料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1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材料中刘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合理的,促进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值得我们学习。
①刘老师做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材料中,刘老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激烈讨论,既发挥了自身的引导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学的双边性规律。
②刘老师在教学中贯彻了启发性原则。材料中,刘老师面对学生的提问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因势利导,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③刘老师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材料中,刘老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思考和参与课堂的热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④刘老师贯彻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材料中,刘老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注意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背后的意义,感受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体现了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2)①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懂得道理,体现出了促进学生发展。
②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面对学生的提问,刘老师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思考,体现了促进者的角色。
③教师承担着传道者的角色。材料中,刘老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激烈讨论,体现了传道者的角色。
④教师承担着授业解惑者的角色。材料中,刘老师面对学生的提问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因势利导,抛出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并引导得到答案,体现的是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1420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