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送教下乡结束时,一个孩子拉着王老师,怯生生地问道:“老师,您明天还教我们

练习题库2022-08-02  37

问题 材料送教下乡结束时,一个孩子拉着王老师,怯生生地问道:“老师,您明天还教我们吗?”看着孩子满怀渴望、充满期待的眼神,王老师心里一动,便决定到这所偏远乡村小学支教。没想到,这一教便是10年。这所小学老师少,王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学习、丰富自己。课堂上,他“十八般武艺”全都派上了用场,善教数学的他同样能演绎语文的精彩,美术、体育、科学等课也上得有模有样。课外,他带领孩子们练书法、打乒乓、办小报、玩双杠……于是,孩子们的许多“第一次”纷至沓来:第一次升旗仪式,第一次诗词朗诵会,第一次校园钢笔字展览,第一次乒乓球赛……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校里的留守儿童也变得开朗多了。王老师的幽默、热情、多才深深吸引了孩子们,他们变得越来越爱上学、爱读书,学习成绩大都突飞猛进。毕业的学生在给王老师的贺卡上写道:“王老师,是您给我们阳光般的温暖、前行的力量,让我们的童年多彩而快乐!谢谢您!”[问题1][简答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材料中王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值得我们学习。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王老师扎根偏远乡村,一干就是10年。他不追名,不逐利,把自己的大好年华都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为偏远山区的儿童带来知识的甘泉,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了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王老师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而留在了乡村小学,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他努力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获得了学生的衷心欢迎和爱戴。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王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学习、丰富自己,对各个学科的知识都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并独出心裁地采取各种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举行各种课外活动,实现了教学相长。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1328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