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1).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是每次提问都被否定了。记得有一次,甲老师
(1).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是每次提问都被否定了。记得有一次,甲老师
最全题库
2022-08-02
13
问题
(1).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是每次提问都被否定了。记得有一次,甲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疑问,就问:“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甲老师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一看不就知道了吗?”我还想再问,老师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点嘲笑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无端的怀疑。我上了中学以后,就很少提问了。(2).下面是阅读课《灰姑娘》的一个片断。在课堂上,乙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请大家独立思考回答。她所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个故事里有一处错误,谁能把它找出来?”大家纷纷打开课本,开始认真地阅读,过了一会,一个孩子高高举起手说:“老师,我发现了错误。明明说好到午夜十二点的时候,一切东西都变回原来的样子,可灰姑娘的水晶鞋却没有变,这就是错误。”“太棒了!”老师示意他坐下后,对全班同学说:“孩子们,你们看,伟大的作家也会犯错误。我敢肯定,将来你们中间如果有人成为作家,一定比他还要棒,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同学们频频点头。问题:请从学生观、教师观的角度,分析这两位教师的教育行为。
选项
答案
解析
此案例中的甲、乙两位教师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生观和教师观。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个体差异;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材料一中的甲老师对学生的疑问持嘲讽的口吻,没有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对于爱发问的学生甲教师也未能关注到个体差异,导致学生最终不爱提问。这都是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理念背道而驰的。而材料二中的乙教师面临类似的学生时,却能够鼓励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好的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其次,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材料一中的甲教师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典型,对于学生的提问不以为然,并且没有做到尊重学生。这样的教师不仅会使师生关系紧张,而且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像材料二中额乙教师,把课堂放给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此外,乙教师再让学生自己找答案之后,还对集体进行了德育教育。可以看出,乙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心,她和学生之间形成了朋友关系,是共同学习的伙伴关系,这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所提倡的。由此可见,乙老师的教学方法优于甲老师,而乙老师的教学方法同样也是我们年轻教师值得学习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132697.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小学综合素质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小学综合素质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五十多岁的胡老师又一次拒绝了学校要他参加暑期培训的安排,并说:“我都快要退休了,
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
学习成绩一般的晓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
刘老师调整教育策略,主动参加二班的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内向的同学发言,在学校举办的
迟老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出现了不少错误,遭到同事的质疑,迟老师说:“这不过是一本校本
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
高中一年级入学开始,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并据此
材料: 星期二的早上,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王老师走进教堂,笑容满面地对同学们说
“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
学校派张老师参加省里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但按学校的相关规定,应扣除张老师500元
随机试题
GOODMANRINGUniversalMoversOu
______informationprovidedbymembersofthepublic,thepolicewouldhaveamuc
[originaltext]There’salotaboutLeoSanchezandhisfarminSalinas,Califo
ALettertoComputerHackers1.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黑客们也越来越猖獗;2.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给社会、他人带来的损失;3.奉劝
(1)Manygreatinventionsaregreetedwithridiculeanddisbelief.Theinven
________theInternetisanimportantpartofourdailylife,about3.9billionp
各年龄期间期望寿命损失之和是指A.标准减寿年数 B.潜在减寿年数 C.期间减
A.苯巴比妥B.地西泮C.司可巴比妥D.硫喷妥钠E.巴比妥不缩短快动眼睡眠时相,
下列有关民事执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
(2022年真题)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与施工承包模式相比主要优点是有利于( )。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