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真题)驻校社会工作者小陈为有人际交往困境的学生开设小组,组员由不同类

免费题库2022-08-02  15

问题 (2017年真题)驻校社会工作者小陈为有人际交往困境的学生开设小组,组员由不同类型的学生构成,以期实现不同类型学生的相互尊重、接纳。小组活动已开展三次,小陈评估后发现,一些组员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了改变的动机,但小组动力还未形成,组员小强和小刚依然盛气凌人,对同学冷嘲热讽,小组其他组员的情绪受到影响,小陈决定在下次小组活动中,运用直接干预法开展工作。小陈适宜的做法有()A.通过自身权威和组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提升组员士气B.与组员重新讨论小组的规范,警告小强、小刚的行为C.布置家庭作业,要求组员做两件彼此共同关心的事情D.通过小组前后自画像对比,奖励发生正向改变的组员E.培育小组冲突的协调者,鼓励组员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选项 A.通过自身权威和组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提升组员士气
B.与组员重新讨论小组的规范,警告小强、小刚的行为
C.布置家庭作业,要求组员做两件彼此共同关心的事情
D.通过小组前后自画像对比,奖励发生正向改变的组员
E.培育小组冲突的协调者,鼓励组员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答案 ABD

解析 直接干预法是指社会工作者以治疗者的角色直接影响组员的行为,一般发生在小组自身 还缺乏相应的资源和经验,无法协助组员解决面对的问题时,或有个别组员孤立于小组之外 的时候。 运用直接干预法的具体做法有: (1)作为小组的核心人物,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自身的权威和组员对自己的信任,关 心组员,鼓舞组员的士气,帮助和影响组员行为的改变。 (2)作为小组规范及规章制度的象征性人物,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赞扬、奖励等促成 组员某些正向行为的形成,或用警告、惩罚等措施来抑制和改变某些组员的某些不良行动。 (3)作为组员角色的分配者,社会工作者可规定组员在特定活动中的角色,以及角色 的需要及各角色间的关联;利用社会规范引导组员进入角色,鼓励和训练组员履行角色。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操作中,社会工作者要依照现实情况来决定自己干预的力度,并 特别注意和考虑组员互动之前、互动过程中和互动后的反应,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调整技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0497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