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辉上小学二年级时,他的爸爸突发急病去世,妈妈因此受刺激得了间歇性精神疾病。妈妈

题库2022-08-02  33

问题 小辉上小学二年级时,他的爸爸突发急病去世,妈妈因此受刺激得了间歇性精神疾病。妈妈病情发作时,不仅没有能力照顾小辉,而且会无故殴打他。最近,妈妈病情加重,试图自杀,被邻居及时发现并制止。村儿童主任将小辉的情况紧急报告给镇政府。镇政府委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入村支援。社会工作者评估发现,小辉今年刚满10岁,身体严重消瘦,已经半个多月没去上学了:小辉的妈妈需要立即入院治疗;小辉家在当地没有亲戚,当前亟需处理小样的临时安置问题。上级民政部门接到镇政府的报告后,决定依法对小辉实施临时监护,委托村委会采取家庭寄养的方式进行临时安置。村儿童主任和社会工作者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征得小辉及其妈妈的知情同意,面向全村招募临时寄养家庭,并对报名的家庭进行筛选,最终评审出一个合格家庭。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小辉面临的主要问题。2、按照家庭寄养服务流程,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后续需要开展哪些工作?

选项

答案

解析 第一问:本问考查的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需要
(一)生存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包括生命存在的需要和社会存在的需要两个方面:
(1)生命存在的需要,即获得基本生活照料,包括养育照料和可获得的最高水平健康医疗照料。
(2)社会存在的需要,即获得社会身份,包括姓名、户籍和国籍。
(二)发展的需要。儿童的发展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成长需要,是指儿童为了身心发展需要获得的关爱、教育和引导。它主要包括:
(1)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得到父母的爱和适当管教,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 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有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满足其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求知欲。
(3) 获得足够的休闲和娱乐,有适合儿童且安全的娱乐场所,为儿童形成良好的娱乐休闲态度、方式和行为提供教导和培养。
(三)受保护的需要
儿童受保护的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免遭伤害需要,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到任何人为的伤害。这些人为的伤害主要包括对儿童的虐待、忽视和剥削。儿童虐待包括针对儿童的身体虐待,如体罚和责打;情感虐待 如用讽刺、挖苦和侮辱性语言对儿童进行管教,不公平地对待儿童以及歧视儿童;性虐待,如成人对儿童实施性行为,成人让儿童一起观看性活动、性音像或者性图片以及成人为了自身的性快感而与儿童发生的一切接触和抚摸行为。
儿童忽视包括对儿童身体健康需要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照顾的忽视,对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需要的忽视,以及对儿童社会化发展需要的同伴交流和接触社会的机会的忽视。儿童剥削主要包括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和让儿童从事商业性活动的剥削两大类型。
(四)社会化需要
儿童的社会化是儿童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技能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 第一步。它要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方面的能力和行为方式。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
(1)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使儿童掌握吃饭、穿衣、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语言表达等人类发展的最初行为方式。
(2) 促使儿童的自我观念发展,使儿童能分清自我与非我两者的关系。
(3) 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渐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好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4)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儿童逐步适应社会规范,具备社会公德;培养社会角色,使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游戏角色、学校角色以及社会角色等。


第二问:考查的是家庭寄养流程  第三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救助和保护儿童 (二)家庭寄养服务
家庭寄养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方法为永久或者临时 失去家庭监护的儿童选择合适的寄养家庭,并完成寄养安置的服务过程。
家庭寄养的服务环节如下:寄养家庭招募、筛选合格家庭、评审合格家庭、寄养家庭培训、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寄养监督与支持和寄养结案。
因此后续还应开展的活动有寄养家庭培训、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寄养监督与支持和寄养结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0469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