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能力判断的目的是对工序进行预防性处置,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请论述判断工

资格题库2022-08-02  16

问题 工序能力判断的目的是对工序进行预防性处置,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请论述判断工序能力时应遵循什么准则,判断完成后需要如何对应处置。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通常采用以表5-3所示的工序能力指数判断准则。表5-3(1)工序能力指数过大的处置方式。当CP>1.67时,可以认为工序能力过剩。工序能力指数太大,意味着粗活细做,这样必然影响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成本。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降低CP:①降低工序能力,如改用精度较低但效率高、成本低的设备和原材料,合理地将工序能力指数降低到适当的水平。②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③采取合并或减少工序等方法。(2)工序能力指数过小的处置方式。当CP≤1时,意味着产品质量水平低。这时,要暂停加工,立即追查原因,采取以下措施:①努力提高设备精度,并使工艺更为合理和有效,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与质量意识,改善原材料质量及提高加工性能,使工序能力得到适当的提高。②修订标准,若设计上允许,可降低技术要求,即用放宽公差的方法处理。③为了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在工序能力不足时,一般应通过全检后剔除不合格品,或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3)工序能力指数适宜的情况。当1<CP≤1.67时,表明工序能力适宜。这时应进行控制,使工序处于受控或稳定状态,以保持工序能力不发生显著变化,从而保证加工质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aiwukuaiji/27254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