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主诉"舌感异常"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舌癌,入院治疗。医生认为病灶尚

admin2022-08-02  40

问题 患者男,35岁。主诉"舌感异常"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舌癌,入院治疗。医生认为病灶尚未转移,及早切除病灶是最佳治疗方法。医生把治疗意见告知家属,希望她们做患者工作,向患者说明"病灶只是溃疡,因为是恶性的,所以必须切除舌的1/3"。患者本人坚决反对手术。医生为了挽救病人生命,遂向病人解释"不是切掉舌,而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使患者同意了手术,术中切掉了舌的1/3,术后患者出现语言障碍,咀嚼、味觉功能减退。患者认为医生欺骗并坑害了自己,遂上告法院,要求赔偿。本案例病人上告法院,最主要的理由是A.医生手术的动机与目的不相符,导致病人术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B.医生切除1/3舌部虽是本手术的指征,但侵犯了病人的合法权益C.医生手术的动机与手段超出了病人当时的理解力和心理承受能力D.医生当时用"只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的虚假解释骗取病人的同意E.医生没有向病人说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病人思想准备不够

选项 本案例病人上告法院,最主要的理由是
A.医生手术的动机与目的不相符,导致病人术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B.医生切除1/3舌部虽是本手术的指征,但侵犯了病人的合法权益
C.医生手术的动机与手段超出了病人当时的理解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D.医生当时用"只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的虚假解释骗取病人的同意
E.医生没有向病人说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病人思想准备不够

答案 D

解析 1.医生为了患者的利益考虑,希望能够使患者在疾病的治疗中伤害最小。其动机是好的,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挽救生命。手术方式的选择也是正确的,达到了救人的目的。但手术后给病人的伤害是手术的必然结果。术后患者出现了语言障碍,咀嚼、味觉功能的减退,使得患者非常不满。术前医生并未告知可能出现的这些伤害,虽然其动机是为了救人,但是取得病人的同意这是医学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不能用欺骗的手段获得。故选C。
2.A选项中医生手术的动机与目的不相符,是错误的,医生手术的动机与目的都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B选项医生侵犯了病人的合法权益是错误的,因为医生的职责就是为了治病救人。C选项:医生手术的动机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不会超出病人的理解力和心理承受能力。D选项: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采取了善意欺骗的形式,用"只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虚假解释骗取病人的同意。E选项:医生在手术前应该会跟家属说明术后的后遗症,但如果不手术,患者可能会丧失生命,但患者坚决拒绝手术,所以医生只能采取欺骗形式。故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yiliaoweisheng/932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