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案例: 病例摘要:患儿,女孩,11个月,因睡眠不

admin2022-08-02  19

问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案例:病例摘要:患儿,女孩,11个月,因睡眠不安2个月就诊。患几约2个月前起出现睡眠不安,夜间为重,经常夜间醒来哭闹。白天患儿烦躁、不易安慰。爱出汗,夜间为重。既往史无特殊。个人史:第1胎第1产,足月自然分娩(4月份出生),生后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未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查体:T 36.9℃,P 120次/分,R 35次/分,BP 80/50mmHg,体重9.2kg,身长73cm。可见肋膈沟,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5次/分,律齐,腹膨隆呈蛙腹,肝脾未及。下肢轻度“O”形腿。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激期。诊断依据:
(1)病史中有烦躁、多汗及睡眠不安,查体可见肋膈沟、蛙腹及轻度“O”形腿,均符合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2)患儿为4月份出生,在生后7个月后即进入冬季,日照时间短,且未补充维生素D,有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日照缺乏史。
(3)患儿血清钙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符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实验检查。
(4)患儿病程已2个月,且已出现骨骼改变,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激期。
2.鉴别诊断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患儿没有智力低下及生长发育迟缓可鉴别。
(2)软骨营养不良  患儿无四肢及手指短粗,腰椎前突、臀部后突等,骨骼X线鉴别。
(3)其他病因所致的佝偻病  查尿磷和观察维生素D治疗效果可与家族性低磷血症;患儿无代谢性酸中毒可与远端肾小管酸中毒鉴别;患儿肾功正常可与肾性佝偻病鉴别。
3.进一步检查
(1)血25-(OH)D,<8ng/ml时可诊断本病。
(2)X线检查  可见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
4.治疗原则
(1)口服维生素D:每日50~ 150μg,视临床和X线改善情况于2~4周后改为维生素D每日10μg。
(2)同时补充钙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yiliaoweisheng/734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