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患者男,23岁。发作性四肢抽搐6个月,加重伴头痛、呕吐2周。半年前无诱因出现突发
患者男,23岁。发作性四肢抽搐6个月,加重伴头痛、呕吐2周。半年前无诱因出现突发
练习题库
2022-08-02
58
问题
患者男,23岁。发作性四肢抽搐6个月,加重伴头痛、呕吐2周。半年前无诱因出现突发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持续数分钟停止,20分钟左右完全清醒,无任何不适。此后每隔1~2个月发作一次,症状同前。曾服药治疗(药名和剂量不详),疗效欠佳。2周前症状加重,四肢抽搐发作较频繁,隔2~3天即发作一次,醒后感头胀痛明显,严重时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双侧视盘轻度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提示:MRI检查:左额叶脑内囊实性占位病变,增强扫描后实质病灶及囊壁均有增强效应。下列检查项目中,有助于对本病进行确诊和决策治疗的是A.CTA脑灌注成像B.X线摄片C.TCD.D.EEGE.DSA.F.CT平扫加增强
选项
下列检查项目中,有助于对本病进行确诊和决策治疗的是
A.CTA脑灌注成像
B.X线摄片
C.TCD.D.EEG
E.DSA.F.CT平扫加增强
答案
AF
解析
根据患者病史、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符合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
CT平扫加增强能初步提示病灶的性质,CTA脑灌注成像不仅有助于了解病灶大小、病灶的初步性质,还能提示病灶的血供情况。
脑胶质瘤的治疗首先选择手术治疗,目的是:①明确病理诊断;②减少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细胞数量;③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④延长生命,并为随后的其他综合治疗创造机会;⑤获得肿瘤细胞动力学资料,为寻找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患者行左额开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间变型星形胶质细胞瘤,术后MRI增强扫描复查,肿瘤缩小90%,疗效评价符合显效。
胶质瘤的治疗原则为综合治疗,目前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普遍采取手术、放疗、化疗。
胶质瘤Karnofsky评分为11个等级,具体是:100分,正常,无症状及体征,无疾病证据;90分,能正常活动,但有轻微症状及体征;80分,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某些症状或体征;70分,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或工作;60分,有时需人扶助,但大多数时间可自理,不能从事正常工作;50分,需要一定的帮助和护理,以及给予药物治疗;40分,生活不能自理,需特别照顾及治疗;30分,生活严重不能自理,有住院指征,尚不到病重;20分,病重,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需住院给予积极支持治疗;10分,病危,临近死亡;0分,死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yiliaoweisheng/2148695.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外科主治317题库主治类分类
外科主治317
主治类
相关试题推荐
卫生部为了制定医疗改革方案。进一步了解我国医疗机构情况和患者的实际需求,需要组织
卫生部为了制定医疗改革方案。进一步了解我国医疗机构情况和患者的实际需求,需要组织
调查了某企业10名员工上半年的出勤情况:其中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
某企业2010年上半年的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20
某单位上半年职工人数统计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给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合适时间( )。A.2~4个月 B.4~6个月
缺锌患者应该多食用( )。A.蛋类食物 B.豆制品 C.海产贝类食
对于创伤出血患者,术后1天经检查没有活动性出血,伤前身体健康,输注血小板的指征是
患者男,40岁。餐后出现上腹部剧痛伴畏寒、发热、频繁呕吐30小时入院。查体:T3
患者男,31岁。2年前因胃溃疡穿孔行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半年胃溃疡复发并出血
随机试题
A.Itdoesn’tmatterthistime.Butcomeearliernexttime.B.I’dlike
HowtoPickaCareerinBusinessPickingtherightcareeri
•Readthememoandtheletterbelow.•Completetheinformationrecordformo
Wehadnowaytomeasuretheexactdistancewehadtraveled,butwethoughtitw
[audioFiles]audio_ezf_m_0275(20101)[/audioFiles]Lighttravelsataspeedw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应对水库地质条件及()等工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利率调整的周期较短或实行浮动利率制,利率风险将基本由借款人承担,为公平合理起见,
对回归方程进行的各种统计检验中,应用t统计量检验的是()。A、线性约束检验
女,22岁,突发腹痛12小时。腹痛呈持续性,先以脐部为主,后固定于右下腹,逐渐加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