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性,10岁。因水肿、少尿并血尿收入院。起病无诱因,不伴发热,患儿曾对症治疗

免费题库2022-08-02  47

问题 患儿女性,10岁。因水肿、少尿并血尿收入院。起病无诱因,不伴发热,患儿曾对症治疗,颜面及四肢水肿消退,而腹胀日益加重,出现持续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既往健康。家族无相似患者。体检:营养欠佳,发育中等,精神差,颜面不肿,双下肢中度可凹性水肿。心肺无异常。腹部高度膨胀,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未触及,未及异常包块,余无特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对照17秒,患者12秒。纤维蛋白原定量:4g/L。抗核抗体:阴性。諍脉肾盂造影示肾影稍大,泌尿系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下腔静脉造影(从右股静脉送入F4造影管)显示下腔静脉狭窄,狭窄部位相当于右房入口处以下长约3.5cm,双肾静脉起始部显示,双下腔静脉。根据以上检査结果,主要治疗措施是什么A、口服双嘧达莫 B、活血化瘀中药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输注肝素 E、大剂量维生素C F、静注654-2 G、静注蝮蛇抗栓酶 H、抗生素

选项 A、口服双嘧达莫
B、活血化瘀中药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输注肝素
E、大剂量维生素C
F、静注654-2
G、静注蝮蛇抗栓酶
H、抗生素

答案 ABDG

解析 根据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定量增高这一提示,该患儿目前处于高凝状态。下腔静脉造影显示下腔静脉狭窄,狭窄部位相当于右房入口处以下长约3.5cm。说明该患儿有下腔静脉的血栓形成。鉴于患儿的高凝状态,其主要的治疗原则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抗凝治疗。可用于抗凝治疗的药物很多。本答案中D、A、B、G项均是可选择的药物,所以是正确的。显然,大量维生素C及扩张血管剂654-2对本病血栓形成的治疗无帮助,所以是错误的。至于低分子右旋糖酐,虽然对改善微循环有一定的作用,但本例患儿已经产生了下腔静脉这样的大血管血栓,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已难以改变,故第一项属无效答案。感染是造成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但本例并没有提示该患儿目前有感染的情况,因此,H项可不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yiliaoweisheng/21079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