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毫针刺法行刺手法
毫针刺法行刺手法
练习题库
2022-08-02
70
问题
毫针刺法行刺手法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基本手法
1.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做上下纵向运动就构成了提插法。
对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通常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转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则小。
(二)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为目的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6种。
1.循法: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循按的方法。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此法能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2.弹法: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称为弹法,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
3.刮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称为刮法。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
4.摇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5.飞法: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6.震颤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711451.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医助理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中医助理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面瘫恢复期,针刺足三里穴宜采用的刺法是( )。A.轻刺浅刺 B.重刺深刺
下列小儿疾病,不宜用推拿手法治疗的是( )。A.厌食 B.紫癜 C.咳嗽
下列操作,属于针刺补法的是A.操作时间长 B.重插轻提 C.先深后浅 D.
同时针刺中脘、章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穴时,宜选择的体位是A.俯卧位 B.仰
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刃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小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舌
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舌质紫暗,脉细涩者,治疗主方为A.少腹逐瘀汤 B
某男,46岁,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疼痛如针刺,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出现血痣
针刺天枢穴既能治疗腹泻又能治疗便秘是腧穴的A.远治作用 B.近治作用 C.抗
A.仰卧位 B.俯伏坐位 C.俯卧位 D.侧俯坐位 E.仰靠坐位针刺单侧
针刺时应当注意的事项不包括A.先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疑虑 B.注意患者的体质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Goodevening.YouarelisteningtoPopWorldofBCDInternati
泮库溴铵属于:A.超短效肌松药 B.短效肌松药 C.中效肌松药 D.长效肌
某单位要对一个网络集成项目进行招标,由于现场答辩环节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相关负责
哪项不是胸闷的常见原因A.寒邪客肺 B.心阳不足 C.肺肾气虚 D.痰湿内
根据有关规定,开放式基金的募集期限为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计算不得超过()个
吸入粉雾剂中的药物微粒,大多数应在多少μm以下A.3μm B.15μm C.
《10kV-500kV输变电设备交接试验规程》中规定,SF6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局
下列哪项最有助于鉴别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A.有无里急后重 B.有无脓血便
统计学数据具有的特性是A.稳定性 B.可加性 C.主观性 D.变异性 E
关于立井施工机械化配套的内容,说法正确的()。A.提升能力与装岩能力配套 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