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是A.素体阴虚,阴血无以濡养筋络 B.素体阳虚,阳气不得布达

练习题库2022-08-02  17

问题 痹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是A.素体阴虚,阴血无以濡养筋络B.素体阳虚,阳气不得布达周身C.气血为病邪阻闭,运行不畅D.素体气虚,无力推动气血运行E.血虚脉络失养

选项 A.素体阴虚,阴血无以濡养筋络
B.素体阳虚,阳气不得布达周身
C.气血为病邪阻闭,运行不畅
D.素体气虚,无力推动气血运行
E.血虚脉络失养

答案 C

解析 考点:
1.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2.病因病机:(1)正气不足和外邪入侵是病因。(2)风、寒、湿、热病邪留注肌肉、筋骨、关节,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3)痹病日久不愈深入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
3.临床表现:肌肉、筋骨、关节疼痛为本病的主要证候特征。
4.辨证要点:(1)辨病邪偏胜:如游走不定而痛者为风邪胜;疼痛剧烈,遇冷加重,得热则减者,寒邪为胜;重着固定,麻木不仁者湿邪为胜;病变处掀红灼热,疼痛剧烈者热邪为胜;病变处有结节、肿胀、瘀斑或肢节变形者,为痰瘀阻痹。(2)辨别虚实。
5.治疗原则: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6.分证论治:(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或宣痹达经汤,若邪有化热之象者投桂枝芍药知母汤。(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若痛甚者,蠲痹汤治之。(4)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湿热胜者可选用宣痹汤,热痹化火伤津,用犀角散加减。(5)尪痹:补肾祛寒,活血通络,补肾祛寒治尪汤。(6)气虚血亏证:益气养血,舒筋活络,用独活寄生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7079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