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admin2022-08-02  20

问题 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选项

答案

解析 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实际上是环境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即对水质现状的描述,其调查设计应随调查水质类型(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而定。
1.调查目的 研究水质现状、探讨其变化规律;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提供依据;考核水质卫生管理效果;研究水质与健康关系等。
2.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对象: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可以是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二次供水、分质供水、桶装水等。原则上所调查对象及调查涉及的范围,应能反映当地水质卫生状况,具有代表性。确定调查对象应具体到水质类型、覆盖范围等,并规定调查对象入选标准、排除标准、抽样标准、样本大小等;同时考虑是否需要设立对照,如需要则需规定对照的选择方法、选择条件等。需注意调查组和对照组应具有可比性。必要时,考虑相关的人群健康状况调查。
(2)资料收集:根据调查对象收集与其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水源水类型、上游污染源位置及排污情况(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频率、排放量)、取水口水质、供水范围、水处理工艺、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使用情况、水厂运行管理状况、供水管网卫生状况及使用年限等。
地面水为水源的还需要收集:①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②污染源资料;③沿岸的水体资源现状和水体的功能用途分布,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④水体水域的土地功能分区和近远期使用规划;⑤水质背景资料及影响水体水质的其他有关资料。地下水为水源的需要收集:地质图、剖面图、水井参数、井的维护结构(井台、井栏等)等,以及其他地球化学资料和水质参数等。同时搜集区域内基本气象资料和区域内地下水补给区、径流区和排泄区的有关资料,调查土地开发与利用情况等。
(3)调查因素: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因素,调查因素并非越多越好,原则上应该是"精而全",既要有针对性,又不能遗漏需要的信息。每一项调查因素都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和定量。
3.调查方法
(1)调查指标确定: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指标。进行饮用水卫生调查时,不仅要考虑水质指标,还要考虑可能影响水质卫生状况的其他指标,如供水方式、覆盖范围(面积)、覆盖人口、供水年限等。必要时,增加与供水范围相对应的人群的健康状况调查。
(2)调查表设计:调查表是环境卫生研究中收集相关信息、资料,以便进行统计分析的重要手段,是记录调查内容的原始表格。
调查表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原则:①充分了解调查目的、意义、性质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②调查表的内容应精简,以达到调查目的所需的信息资料的最低限度为宜;③所列项目的含义、定义、标准必须明确,以保证结果的统一;④所列项目指标涵盖定性和定量指标,便于统计分析;⑤所列项目用词简明扼要、便于理解、易于回答;⑥所列项目避免带有诱导性或强制性提问,以避免出现资料信息偏倚。调查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览表和询问表(访问调查表和自填调查表)。一览表一般用于收集基本信息,调查项目为公共性问题,且项目较少。询问表有时也称个案表,多针对一个个体(单位、小组、个人等),这种表容纳较多信息,包括调查因素、混杂因素等。
一份完整的调查表常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告知书(或知情同意书)、调查表(可以多种)、填表说明等。
(3)调查步骤:主要说明如何实施调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调查准备(调查表、耗材、设备、工具等)、人员培训(统一要求、统一方法、减少人为误差)、预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矫正,完善调查设计)、正式调查、水质监测、质量控制、资料汇总、资料分析、形成报告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调查设计中应明确如何进行资料分析,包括数据录入管理、统计方法、统计软件、统计指标等。
(5)结果分析:对调查结果的解释要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偏倚、混杂及其对结果的影响,并尽可能在设计阶段加以避免和克服。
4.调查的可行性 合理安排调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即时间进度、所需经费、所需人员及分工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226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