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最全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千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釆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xueli/9575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