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夜开车送朋友乙回家,因超速驾驶,刹车不及时,将经过人行横道的周某撞倒。乙对甲

admin2022-08-02  27

问题 甲午夜开车送朋友乙回家,因超速驾驶,刹车不及时,将经过人行横道的周某撞倒。乙对甲说:“没有人看到,快走。”甲加速离去。周某随即被他人送往医院,但因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甲将乙送回家后,心里不安,便返回肇事地点,并向在事故现场取证的警察交代了上述事实。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2)对甲进行量刑时应注意哪些情节? (3)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析】案例分析题的综合性较强,刑法案例题的考查一般都遵循“定罪量刑”、“罪与非罪”的模式,所以大家一定把刑法总论掌握扎实,定罪和量刑尤其不容忽视。本题重在判断出“交通肇事罪”,然后要阐述其构成要件,再来考虑量刑情节和其他问题。由于案例题分值较大,考生对待每一问都要按照简答题作答,不能就题答题,不加阐述。
 (1)甲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3分)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主要表现:
 ①侵犯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②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③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具体包括驾驶汽车、电车、船只从事公路和水路运输的驾驶人员以及对上述交通工具的运输安全负有保障职责的其他人员;
 ④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在本案中,甲在驾驶途中,因超速驾驶,刹车不及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行人死亡,其行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3分)
 (2)在对甲量刑时,应注意的情节有:
 ①交通肇事后逃逸。甲在撞倒行人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驾车离去,其行为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具有适用较重档次法定刑的情节,系结果加重犯,按照交通肇事罪一罪从重处罚。但“周某随即被他人送往医院”表明周某的死亡与甲的逃逸行为没有因果关系,故甲的行为不应被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5分)
 ②自首。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甲在逃跑后,基于个人意愿,主动回到事故现场,向警察主动交代犯罪事实,应认定为自首。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5分)
 (3)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乙作为乘车人虽然指使肇事者甲逃逸,但因受害人的死亡与甲的逃逸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对乙不应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4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xueli/9201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