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学历类
下列选项中,属于对象认识错误的是A.甲误把枪支当成普通财物而盗窃 B.乙、丙夜
下列选项中,属于对象认识错误的是A.甲误把枪支当成普通财物而盗窃 B.乙、丙夜
最全题库
2022-08-02
52
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对象认识错误的是A.甲误把枪支当成普通财物而盗窃B.乙、丙夜晚在某居民小区寻衅滋事,在小区保安即将追赶上之际,乙拔刀刺向保安,保安及时闪躲,结果刺死了同伴丙C.丁以为在网上窃取“游戏装备”不犯罪而为之D.戊误以为前来抓捕自己的警察是仇人李某,将其打成重伤
选项
A.甲误把枪支当成普通财物而盗窃
B.乙、丙夜晚在某居民小区寻衅滋事,在小区保安即将追赶上之际,乙拔刀刺向保安,保安及时闪躲,结果刺死了同伴丙
C.丁以为在网上窃取“游戏装备”不犯罪而为之
D.戊误以为前来抓捕自己的警察是仇人李某,将其打成重伤
答案
D
解析
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分为: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行为偏差、因果关系错误。客体错误,是指行为人预想侵犯的对象与实际侵犯的对象在法律性质上不同,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甲预想盗窃普通财物,事实上发生了盗窃枪支的结果,枪支属于盗窃枪支罪的对象,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而财物是盗窃罪的对象,其侵犯的客体是财产权。这两个对象属于不同的客体和犯罪构成,因此甲的行为属于客体错误。A选项错误。需注意,客体错误阻碍了行为人对错误的事实承担故意的罪责。行为偏差,又称打击错误,是指行为人预想打击的目标与实际打击的目标不一致。其特征在于,主观上并没有发生认识错误,仅是行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偏差,造成了预想之外的结果。乙本欲刺伤保安,但由于客观行为发生误差,而刺伤了同伴丙,属于行为偏差,B选项错误。需注意,根据“法定符合谠”,若预想打击的目标与实际打击的目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一致(即属于同一犯罪构成),行为偏差不妨碍行为人对误击的目标承担故意的罪责。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分为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法律上的认识错误表现为三种情形:(1)假想非罪,行为被法律规定为犯罪,而行为人误认为不是犯罪。(2)假想犯罪,行为并没有规定为犯罪,而行为人误以为是犯罪。(3)行为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罪名和罪行轻重发生误解。丁属于法律认识错误中的假想非罪的情形,不属于对象错误,C选项错误。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预想侵犯的对象与行为人实际侵犯的对象在法律性质上是相同的(属于同一犯罪构成要件)。戊把警察当成了仇人,二者都是人,都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构成,因此属于对象错误。D选项正确。需注意,根据“法定符合说”,对象错误对行为性质没有影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xueli/918372.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法硕法学研究生题库研究生入学分类
法硕法学研究生
研究生入学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符合研究课题表述规范的是( )。A.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B.
马斯洛将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划分为成长性需要和缺失性需要两大类,下列选项属于成长性需
某一关于教学质量满意程度的调查问题,只给出了“非常满意”“满意”两个答案选项,这
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下列选项中关于教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A.“苏湖教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按统一分类维度划分的课程相关概念是()A.相关课程、融合课程、
近代以来欧洲教育逐渐世俗化,这种发展特征在学校教育制度中表现为()A.教育对象
下列选项符合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的()A.直接的知识耍优于书本知识,故书本知
17至18世纪,英国初等学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A.贫民子弟 B.贵族子弟 C.
奥古斯丁关于教学的基本主张是A.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
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民可使由
随机试题
HowtoPracticeEsperanto?Thereareatleast1,000,000
你是一家主要生产办公家具的公司的经理Lindy,下个月你要去纽约讨论一份重要合同的细节。你给Smith留一张便条,让他订10月6日飞往纽约和10月11日返回的机
[originaltext]Howlonghaveyoubeenworkinginthiscompany?[/originaltext][o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B.抑制体内胆固醇的生物
神经性聋时,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现象在程度和速度上均超过正常范围称为:()A.
可作为片剂润滑剂的是A.聚乙二醇6000B.乳糖C.糊精D.改良淀粉E.羟丙基甲
下列选项中不是缺乏维生素B的症状的是()A.夜盲 B.脚气病 C.口角炎
2020年北京市间接经济价值中,景观增值价值年值同比增量比文化旅游服务价值年
采用无套利均衡分析技术的要点就是“复制”证券的现金流特性与“被复制”证券的现金流
道路货流在方向上的不平衡性可用()来表示。A.回运系数 B.行程利用系数 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