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两个战场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admin2022-08-02  58

问题 解析两个战场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两个战场的战略地位不同。国民党军处于日军战略进攻的正面,担任正面战场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处于日军的后面或侧面,负责敌后战场的作战。
(2)两个战场是各自独立的。配合是有的,但主要是各自与日军作战,各有各的作战区城,是一个战争的两个部分。
(3)两个战场实行不同的战略战术。国民党军作战,主要是正规战、阵地战,八路军、新四军则以游击战为主。国民党军事当局未尝不想扩大敌后的游击战,但由于他的军队的反人民性质,而不能长久坚持。
(4)两个战场之间存在矛盾与斗争,有时斗争很尖锐,但在整个抗战时期,中日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是决定一切的。两个战场虽有冲突,但未完全决裂。二者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协助是主要的。敌后战场对正面战场的配合作用:在战略防御阶段,八路军配合友军保卫衍口、太原等。在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吸引和牵制了大半侵华日军,明显减缓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在抗战后期,八路军、新四军的局部反攻,迫使日军抽调南段兵力回师保卫其后方中心城市,从战略上支援了友军的作战。
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配合作用: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担负着抗战的主要任务,吸引着日军的主要力量,使日军后方空虚,无力顾及,为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一直担负着抵抗40%左右的曰军,这本身就对敌后战场起着配合作用。
(5)由于两个战场的存在,形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特殊形态,使作战的内线、外线不分明,出现了几重包围与反包围。这就使日军作战非常困难,既要用一部分兵力对付正面战场,又不得不与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它四面受敌,无论前方或后方都处于中国军队的攻击之下和困扰之中,日夜疲于奔命。这就使日本无论太平洋战场多么紧张,多么需要兵力,它仍然不敢把其陆军主力从中国撤走,用到其他战场的原因;这种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大优点,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6)两个战场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两个战场的作用是有变化的。随着战争的进程,敌后战场的作用愈到后期愈显出其重要性。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起主要作用,敌后战场起配合作用。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着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局部反攻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战场极大地消耗和削弱了伪军的力量,配合了正面战场的豫湘桂战役,进而促进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xueli/9118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