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学历类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
admin
2022-08-02
36
问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值,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直上与请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2: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请回答:(1)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是什么?(2)简要概述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产生过程。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他主张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维护清王 朝统治。
(2)康有为自幼熟读古代典籍,深谙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但他拥有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致力于研究民族救亡的问题,在研究了大量西方书籍和到过上海、香港游历之后,他深深地意识到,只有通过变法才能图强,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维新思想体系。
康有为早期的变法维新思想所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附会儒家经学典籍,将西方政治学说中的部分内容与儒家经典相结合,来发挥作用,扩大影响。康有为的两部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属于这样的创作路数,希望能借此为维新思想正名,将维新思想在社会中广泛推广。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开始给光绪直帝上万言书,其中的内容包括,除了痛陈割让台湾、辽东的恶劣后果,还提出了进行变法改革的几点主张。随后康有为的上书直达皇帝,引起了光蜻皇帝的重视,他的维新思想取得了光蜻的支持。
随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高潮再一次的到来,以光蜻直帝为代表的帝党下决心进行维新变法,他们的理论根源和变法策略都来自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1898年初,康有为上陈《应诏统筹全局折》,请求光绪帝决定变法。在这篇奏折中,他引述当时波兰、埃及、土耳其、缅甸等国,由于守旧不变,遭到分割或危亡的险境,认为世界各国的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中国所以面临危亡,就是由于保守旧法不知变革所致。《应诏统筹全局折》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集中体现,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xueli/911760.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研究生题库研究生入学分类
历史研究生
研究生入学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教育的标志是( )A.洋务教育的兴起 B.新式学堂的创办 C.新文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广州同文馆 B.京师同文馆 C.上海
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不包括( )A.官学 B.骑士学校 C.私学 D.书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A.《千字文》 B.《史籀篇》 C
与王夫之、颜元并称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并以批判怀疑精神著称的是(( )A.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与“中国古代的轴心时代”描述的时期是(( )A.春秋战国
下面哪一次教育体制改革,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A.1985年
简要分析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方法——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它是依据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 )A.发展生产力问题 B.政治方向问题 C.培养什么样
随机试题
Thecolonistsfirstsettledin______inAustralia.A、SouthAustraliaB、Queenslan
Thedecisionaboutwheretolivewhilestudyingatthetertiarylevelcanha
关于出版前言,说法错误的是( )。A.在写法上必须与图书的个性贴合 B.篇幅
单位(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 )负责编制。A.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
下列情况中适宜使用孤立批抽样方案GB/T2828.2模式A进行验收的有()
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记忆∶推理∶智力A.协调∶控制∶管理 B.阅读∶视频∶学习 C.看望∶通话∶
概括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
(2020年真题)下列施工进度控制工作中,属于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的内容是( )。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