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

考试题库2022-08-02  6

问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太常、光祿、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寺,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府,分司统职焉。……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益与天子坐而论道者也。……三公,参议国之大事,依后齐置府僚。无其人则阙。祭祀则太尉亚献,司徒奉俎,司空行扫除。其位多旷,皆摄行事。寻省府及僚佐,置公则坐于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 ——《隋书》卷28《百官志》下材料二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自高宗已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其后改易官名,而张文璀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三品”入衔,自文璀始。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始。自是以后,终唐之世不能改。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f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隋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材料二反映唐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3)由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看到隋唐中央官制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

选项

答案

解析 三省六部制使得古代中央官僚制度进一步完善,它也是我国古代制度史上的极其重要的制度之一;考生要注意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影响,这是一个考查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xueli/9114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