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下滑趋势,同时通货膨胀率在一段时

练习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下滑趋势,同时通货膨胀率在一段时间居高不下,由此有学者认为经济出现了停滞通胀(滞胀)的趋势。你认为在经济出现滞胀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请运用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说明这一政策如何影响短期与长期物价、产出、失业率和通胀率。

选项

答案

解析 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是指经济生活中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在滞胀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 (1)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 ①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对滞胀现象的解释。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美国出台货币宽松政策,芙元贬值,使得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属于不利的供给冲击,如图1-10所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如果总需求保持不变,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物价水平上升而产出低于自然水平。像这样的情况称为滞胀,因为它结合了停滞(产出下降)与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图1-10不利的供给冲击 如果保持总需求不变,产出和就业低于自然水平。最终,价格下降到原来的水平时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但这个调整过程的代价是痛苦的衰退。 ②扩大总需求政策的影响。 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将使经济更快地达到自然水平。如图1-11所示,如果总需求的增加与总供给冲击是同步的,经济立即从A点移动到C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调节了供给冲击。这种选择的缺点是物价水平持久地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但是没有一种调整总需求的方法既可以维持充分就业又可以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图1-11对不利的供给冲击的调节 (2)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滞胀。 根据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彼消此长的权衡关系,不可能出现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滞胀现象。 引入通胀预期后,很容易揭示滞胀的形成机制:当人们预期通货膨胀较高时,经济体将出现高通货膨胀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12所示的最右上方的那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这时,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权衡关系依然存在,如果政府采取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将实际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低于人们预期的水平以下(实际通货膨胀的绝对水平仍然较高),那么实际失业率将超过自然失业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如图1-12中的C点。图1-12滞胀的形成机制 最终,预期会适应所选择的任何通货膨胀率,在长期,古典二分法成立,失业回到自然率水平,如图1-12中的B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此时政府扩大总需求的政策不会引起产出增加,只会带来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xueli/27091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