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和多重目标?中国实行单一还是多重目标,原因是什么?

练习题库2022-08-02  12

问题 什么是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和多重目标?中国实行单一还是多重目标,原因是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1、货币政策定义:是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或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和。 2、货币政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体系、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 3、关于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即最终目标,往往有单一目标或多重目标的争论。 多重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单一目标:则主要指维持币值的稳定 众多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矛盾而难以协调的地方。 1、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奥肯定率)(保8) 2、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ps曲线)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需往经济中释放流动性,保持宽松的货币环境,而这样的货币环境又会带来通胀的预期、以及需求的膨胀,从而产生通胀 此外,我国是一种资源约束性的经济,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难以将稳定和增长进行协调,而使货币政策处于两难 3、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理论,进口膨胀) 4、国际收支平衡与通胀(ppp) 因此,如何在这些相互冲突的目标中作出适当的选择,是各国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如何在这种多目标的最优情况下,寻找到次优选择是货币政策思考的方向。 从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来看,无论是单一目标、双重目标或多重目标,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当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货币政策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目标不能偏颇和多变 4、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情况: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货币政策一直强调双重目标,即经济发展和币值稳定。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实际操作中,仍然偏重于解决短期内经济活动中的主要矛盾,在较长时期内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都肩负着众多的职能,即行使着多重目标。 包括:稳物价、促增长、防风险、助改革、保就业、平衡国际收支等等 5、就其理由如下: 1)对于经济增长: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名列世界前茅,但由于中国人均经济指标在世界上仍然落后,因此,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是中国的发展目标。只有有效的、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才能改变这一状况 2)物价:资源约束、工业化进程、宏观政策弹性较小、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货币政策的“本职工作”,就是控制通货膨胀,包括通货膨胀预期,通胀不仅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且会潜在地影响未来的经济增长效率 3)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账户需央行干预。但在中国,当国际收支账户出现巨额顺差时,“我们就得用基础货币来干预外汇市场,以达到收支基本平衡。”然而顺差又是贸易政策、经济政策及汇率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元悖论,为追求货币政策独立性。 4)防风险、促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国有体制的改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过程中,都伴随着较大的风险,若不控制好风险就面临着经济硬着陆、改革失败的后果 5)保就业,中国是人口大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面临着新增就业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在我国有一些体制性的因素,单纯依靠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接军不了,但货币政策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以使经济中有一定的就业岗位是必须得。保8. 当然,多重目标的选择也会存在一定的弊端,1)当需要经济增长时,往往投放很多的货币。但过多的货币带来了通货膨胀“预期”或直接引发了通胀。而后,治理通胀又成了中央银行的主要政策目标等。 2)货币政策操作力度越来越大,客观上反映了货币政策的弹性和效率在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削弱等等。 6、最后在总结的同时,附上我们当前的货币政策基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xueli/27056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