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全人”特征及人文主义教育特征。

题库2022-08-02  31

问题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全人”特征及人文主义教育特征。

选项

答案

解析 (1)“全人”的特征: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教育学家都倡导“自由教育”,培养“全人”,如弗吉里奥、维多利诺等。弗吉里奥主张对青年实施通才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弗吉里奥给通才教育下过这样的定义:它是符合自由人的价值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德性与智慧的教育,能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的最高才能的教育;维多利诺接受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主张开设以古典语文为中心内容的人文主义课程。课程范围从初步的读写算、拉丁文、希腊文到传统的“七艺”、古代教义著作乃至骑士技艺,包括了当时可以想象到的文化教养,实现了古典文学、基督教和骑士教育的调和。这种由多方面文化构成的课程内容后来成为欧洲古典中学智力训练的基础。(2)人文主义教育特征:第一,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是被充分肯定的。第二,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已具有古典性质,但非纯粹复古,而是古为今用,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第三,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关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与中世纪有巨大区别。第四,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第五,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大众运动)的性质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xueli/27044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