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里一位同学经常化妆,就这一问题,班主任王老师在课下找来这位同学谈话。老师向学

免费题库2022-08-02  19

问题 班级里一位同学经常化妆,就这一问题,班主任王老师在课下找来这位同学谈话。老师向学生说道:"懂得打扮自己是好事,但是你还不知道化妆的学问啊。”同学说:"化妆有什么学问,请老师赐教。”老师说:“中学生应该朴素自然、整洁大方、健康活泼。化妆切忌浓妆艳抹。浓妆艳抹会在同学之间、老师之间造成隔膜;青少年应有自然朴素的美,过分的化妆会掩盖住你的青春活力和红润的肤色,让人觉得矫揉造作。”从此以后,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再也没过分化妆。 (1)案例中教师运用了什么样的德育方法? (2)简述这种德育方法的基本含义和实施要求

选项

答案

解析 (1)采取了疏导的方法。 (2)疏导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 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 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被称为循循善诱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对青少年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人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 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即使学生有了缺点、毛病,行为上出现了过失、错误, 也要注重疏通思想,提高认识。对于学生的 思想认识问题,只能疏导、不宜压制。压制往往带来反抗,不利于学生的进步,而疏导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自觉改进。 ②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青少年学生活泼爱动,精力旺盛。他们在课余生活中,唱唱跳跳、奔跑喊叫,积极 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这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可一味要 求他们安安静静、循规蹈矩,像个小大人一样。重要的问题在于,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 ③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有自尊心、荣誉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感;但往往有孩子气,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 人生问题。教师要给以启示、指点,使他们放眼社会、懂事明理,从幼稚中醒悟,关心他人、祖国和世界,树立自己的理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要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 表现的积极性和微小的进步,都要注意肯定, 多加赞许、表扬和激励,引导他们步步向前, 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xueli/27031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