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的“两阶段”设计法中,第二阶段设计时应采用( )。 A.多遇地震作用
抗震设防的“两阶段”设计法中,第二阶段设计时应采用( )。 A.多遇地震作用
资格题库
2022-08-02
70
问题
抗震设防的“两阶段”设计法中,第二阶段设计时应采用( )。A.多遇地震作用 B.偶遇地震作用C.罕遇地震作用 D.对应基本烈度的地震作用
选项
答案
C
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将三水准设防目标,用两阶段设计法来实现。“两阶段”分别指多遇地震作用和罕遇地震作用,具体内容包括:①第一阶段,按小震下地震作用与正常使用荷载效应进行组合,要求建筑物满足强度和弹性变形的条件,以满足第一水准的设防要求;②第二阶段,以大震下的地震作用进行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至于第二水准设防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以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990811.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岩土专业知识题库岩土土木工程师分类
岩土专业知识
岩土土木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边长为3m的正方形基础,荷载作用点由基础形心沿X轴向右偏心0.6m,则基础底面的
已知建筑物基础的宽度10m,作用于基底的轴心荷载200MN,为满足偏心距e≤0.
某10~18层的高层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形平坦,非岸边和陡坡地段,基
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下表示,所拟建8层建筑,高25m,根据《建筑抗震规范》(G
某重力式挡土墙墙高5.5m,墙体单位长度自重W=164.5kN/m,作用点距
某软粘土地基采用预压排水固结法处理,根据设计,瞬时加载条件下不同时间的平均固结度
已知场地地震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对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为5000kN,x方向的偏心距为0.1m,不计
条形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为170kPa,基础宽度B=3m,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
某仓库外墙采用条形砖基础,墙厚240mm,基础埋深2.0m,已知作用于基础顶面标
随机试题
[img]2016m8s/ct_epekm_epelist_0401_201607[/img][br][originaltext]I’dliketo
[originaltext]ElvisPresleyisoftenreferredtoasthe"KingofRockandR
FormanyAmericans,2013endedwithanunusuallybittercoldspell.LateNov
[originaltext]Easterisamixofthreetraditions:Pagan,HebrewandChristian.
一家专门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项目的企业,2015年取得环境保护项目第一笔营业收
人乳中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比例为()A.4:8 B.4:I C.4:
我国以下佛教寺院中,属于天台宗祖庭的有()。A.浙江国清寺 B.南京栖霞寺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声音嘶哑的原因是A.喉上神经损伤 B.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
免疫荧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A.将特异性抗体标记上荧光检测抗原B.将特异性抗原标记上
项目分析中划分高分组或低分组时,一般是选取总分最高和总分最低的( )A.10%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