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 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

admin2022-08-02  7

问题 共用题干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笼被撞破损后卡在距离井口2.5m处,当班绞车工甲随即升井向矿长乙和维修工丙报告后,乙和丙下井检修。丙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3次对罐笼角、井筒护架进行切割与焊接,切割与焊接作业至7时结束。随后,乙和丙升井返回地面。当日7时29分,甲在绞车房发现提升罐笼的钢丝绳异动,前往井口观察,发现盲竖井内起火,当即返回绞车房,关闭向井下送电的电源开关。并立即升井向乙和丙报.告。随后甲和丙一起下井,到达390平巷时烟雾很大,能见度不足5m,甲和丙前行到达离起火盲竖井约300m处,无法继续前行,遂返回地面向乙汇报,乙立即报警,调矿山救护队救援,并启动A铁矿应急救援预案。截至11月27日10时,核实井下被困人员共122人,其中救护队救出52人,70人遇难,遇难人员中包括周边的4座铁矿61名井下作业人员。事故调查发现,A铁矿与周边的4座铁矿越巷开采,井下巷道及未回填的采空区互相贯通,各矿均未形成独立的矿井通风系统,且安全出口和标志均不符合安全规定。事故调查组确认,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丙在切割与焊接作业时,切割下来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槽充填护壁的荆笆上,造成荆笆着火,引燃井筒木质护架可燃物,引发火灾。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万元。A:8523B:12575C:14425D:15010E:15010

选项 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万元。
A:8523
B:12575
C:14425
D:15010
E:15010

答案 C

解析 火灾,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分为6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故选择A。
动火作业:指在厂区内进行焊接、切割、加热、打磨以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星、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切割与焊接作业属于此范畴内,故选择C。
直接经济损失: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本题中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合计14425万元,故答案为C。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案例造成70人遇难,一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属于特别重大事故,应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所以A选项正确。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所以D选项正确。故本题应选正确答案为AD。
通过调查可知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丙在切割与焊接作业时不注意所引发的火灾。所以根据选项可以由排除法得知该题中选项AC是间接原因。
根据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可知,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所以结合本案例的描述,当甲发现盲竖井内起火后,应当立即用灭火器灭火,灭火无效时迅速撤离,并向调度室报告火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由于该事故应急预案不完善,造成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所以矿井火灾等事故的应急预案方面需要改进;其次由于该事故中各个矿均未形成独立的矿井通风系统,且安全出口和标志均不符合安全规定,造成井下发生事故后不能及时与地面作业人员联系实施救援,所以需要在矿井通讯系统及安全标志标识方面改进,以使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有序和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故选项AE是正确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2952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