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开采某拟建铜矿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黄铜矿。该矿山所在区域为低山丘陵,年平均

admin2022-08-02  32

问题 铜矿开采某拟建铜矿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黄铜矿。该矿山所在区域为低山丘陵,年平均降雨量1800mm,且年内分配不均。矿山所在区域赋存地下水分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前者赋存于沟谷两侧的残坡积层和冲洪积层中,地下水水量贫乏,与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关系不大;后者主要赋存于矿区出露最广的千枚岩地层中,与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关系密切。拟定的矿山开发方案如下:(1)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规模5000t/d。(2)露天采场采坑最终占地面积为50.3hm2,坑底标高﹣192m,坑口标高72m。采坑废石和矿石均采用汽车运输方式分别送往废石场和选矿厂。采坑废水通过管道送往废石场废水调节库。(3)选矿厂设粗碎站、破碎车间、磨浮车间、脱水车间和尾矿输送系统等设施。矿石经破碎、球磨和浮选加工后得铜精矿、硫精矿产品,产生的尾矿以尾矿浆(固体浓度25%)的形式,通过沿地表铺设的压力管道输送至3km外的尾矿库。尾矿输送环节可能发生管道破裂尾矿浆泄漏事故。(4)废石场位于露天采场北侧的沟谷,占地面积125.9hm2,总库容1400×104m3,设拦挡坝、废水调节库(位于拦挡坝下游)和废水处理站等设施。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5)尾矿库位于露天采场西北面1.6km处的沟谷,占地面积99hm2,总库容3131×104m3,尾矿浆在尾矿库澄清,尾矿库溢流清水优先经回水泵站回用于选矿厂,剩余部分经处理达标后外排。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指出影响采坑废水产生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减少产生量的具体措施。给出废石场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和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法。针对尾矿输送环节可能的泄漏事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给出废石场(含废水调节库)地下水污染监控监测点布设要求。

选项

答案

解析 (1)影响采坑废水产生量的主要因素降雨及地表径流水汇入量;开采对千枚岩的破坏程度及基岩裂隙水涌出量,这与矿区开采时序或方式、开采面积、开采深度等有较大的关系。
(2)减少采坑废水产生量的具体措施采区外围设置截(排)水沟或防洪沟;采区“先探后采”,分区分期开采、划定禁采区,坑内设置雨水收集池,设置防止突水(或涌水)的维护带或基岩裂隙水封堵或截流。(1)废石场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包括pH、SS、COD、硫化物、铜、铁以及铅、锌、铬、镉、汞等其他重金属。
(2)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法工程在废石场设置了废水调节库和废水处理站,均应做好防渗处理,废水可经中和、化学络合沉淀(或絮凝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选矿厂,或经监测达标后回用于采场内降尘、绿化,尽量少排或不排入附近地表水体。针对尾矿输送环节可能的泄露事故,主要从降低风险措施和应急预案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具体措施有:
(1)采用优质管材和优良的加工工艺。
(2)合理设置阀门,并确保安全可靠。
(3)设置备用输送管道。
(4)设置安全防护隔离带。
(5)避开山丘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6)加强巡查,必要时设置远程监控系统。
(7)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演练,发生泄漏事故时,及时启动。
(8)加强监测和监督管理。废石场(含废水调节库)地下水污染监控监测点布设要求如下:
(1)上游设置背景监测井(孔)。
(2)在废石场及废水调节库的下游设置污染观测井(孔),并设置扩散监控井(孔)。
(3)污染监控监测点和现状水质监测布点不能等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2630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