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某省拟建一条全长210km的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连接甲乙两个城市,高速公路

admin2022-08-02  49

问题 高速公路某省拟建一条全长210km的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连接甲乙两个城市,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平均路基高2.5m。沿线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在山岭重丘区拟开凿一条隧道,隧道长4500m,埋深50~200m,隧道穿越的山体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山体主要为石灰岩,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沿河村落的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源。高速公路有4km路段伴行一处重要天然湿地,线路距湿地边缘最近距离为50m。公路以一座大桥跨越A河,河中设3处桥墩,桥下游5km范围内有一县城的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有3km路段沿山谷盆地从张家庄(80户),李家庄(18户)两个村庄中间穿过,道路红线距张家庄前排住宅110m,距李家庄前排住宅27m,声环境现状达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高速公路达到设计车流量时,张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2.6dB(A)、57.6dB(A),李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8.1dB(A)、63.1dB(A)。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从环保角度考虑,跨A河大桥桥位选址是否可行?说明理由。给出本题目隧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为保护湿地,本项目施工布置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分别说明声环境影响评价时张家庄、李家庄适用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简要说明对李家庄需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

选项

答案

解析 从环保角度考虑,跨A河大桥桥位选址不可行。理由如下:
(1)从环保角度来看,拟建桥位下游5km范围内有饮用水源地取水口,则桥位处可能是该饮用水源地的一、二级保护区,至少可能是准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供水无关的设施。
(2)该工程也没有进行线位比选,如果建设该大桥,施工期由于需在该河设置桥墩,若措施不当,可能会对下游取水口造成不利影响;桥梁基础施工的弃渣若排入河流,也会对居民饮用水造成污染;运营期存在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事故的环境风险,则会对水源地水质造成污染,直接影响县城居民饮水。本题中隧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有:
(1)关注隧道工程对洞顶天然次生林的不利影响,特别是由于隧道施工抽排水是否会导致水位下降,隧道影响山体地下水径流与补排而影响次生林的生长。
(2)隧道弃渣的利用及弃渣场选址与占地对土地、植被的破坏及其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山脚下有作为居民饮用水水源的小河,弃渣若弃入小河河道,则对居民饮用水造成不利影响。
(3)隧道施工是否会造成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而加剧生态破坏。
(4)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
(5)隧道工程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问题。
(6)隧道施工中的人员活动及机械噪声、爆破噪声对周边野生动物的影响。
(7)关注隧道对山体石灰岩含水层地下水水文特征的影响,包括水位、补排及径流等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隧道工程建设对山脚下小河的影响,造成山体向小河补给量减少,进而影响山脚下以小河作为饮用水源的居民的供水困难。
(8)隧道工程对洞口植被的影响或洞口景观的影响。为保护湿地,本项目施工布置时应采取的措施有:
(1)不在湿地保护范围内设施工营地、料场、拌和场、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等。
(2)施工路线绕避湿地或合理设置施工线路。
(3)严格控制最小施工作业带或控制作业范围或控制施工活动范围。
(4)不破坏湿地的水力联系。
(5)不向湿地排放施工废水。(1)声环境影响评价时张家庄适用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为:张家庄适用于1类(或2类)声环境功能区。因其在红线45±5m范围外,且为居民集中区。但作为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原则上执行1类功能区,局部(前排)作为2类功能区。
(2)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李家庄适用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为:李家庄包括前排在内的红线45±5m范围内居民适用于4a类声环境功能区,红线45±5m范围外适用于2类功能区。因为李家庄规模较小,且前排位于红线范围内,应视不同情况划分,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及声功能区划分技术要求,分别适用于4a类和2类功能区。对李家庄需要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有:
(1)合理规划布局尽可能避绕;或在有关规划文件中明确李家庄与高速公路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或采取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或置换,特别是前排距离红线一定范围内受影响的住宅;在4a类声环境功能区内进行绿化或作为交通服务设施、仓储物流设施等非噪声敏感性应用。
(2)噪声源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高架路、高路堤或低路堑等道路形式,以及能够降低噪声污染的桥涵构造和形式;并采用低噪声路面技术和材料。
(3)传声途径噪声削减考虑设置声屏障;合理利用地物地貌、绿化带等作为隔声屏障;绿化带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枝叶繁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应合理搭配密植。
(4)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合理安排房间的使用功能(如居民住宅在面向道路一侧设计作为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用房);采取被动防护措施(如隔声门窗、通风消声窗等)。
(5)加强交通噪声管理采取限鸣(含禁鸣)、限行(含禁行)、限速等措施,合理控制道路交通参数(车流量、车速、车型等),降低交通噪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2630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