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为解决城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的碧

admin2022-08-02  32

问题 某城市为解决城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的碧河水库,年均调水量为1.87×107m3,设计引水流量为0.75m3/s,碧河水库现有兴利库容为3×107m3,主要使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水产养殖”调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  本工程由引水枢纽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水枢纽位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低坝、进水闸和冲沙闸组成,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9.12×107m3,坝前回水约3.2km,输水工程全长42.94km,由引水隧洞和管道组成,其中引水隧洞长19.51km,洞项埋深8~32m。引水隧洞进口接引水枢纽,出口与DN1300的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相连,输水管道管顶埋深为1.8~2.5m,管线总长为23.43km。  按工程设计方案,坝前回水淹没耕地9hm2,不涉及居民搬迁,工程施工弃渣总量为17万m3。工程弃渣方案拟设置两个集中式弃渣场,消纳引水枢纽工程和引水隧洞工程的弃渣。1#弃渣场容量8.9万m3,位于引水枢纽坝址下游的河滩上;2#弃渣场容量120万m3,位于引水隧洞出口附近的一荒沟内,弃渣场均设计有挡渣设施。工程施工道路主要依靠乡村道路。  某城市所在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10mm,土地沙化、荒漠化趋势严重,工程区分布有面积不等的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丘,引水工程沿线以沙生植被为主。大清河坝址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拟建引水坝址下游5km为大清河灌区,该灌区是该城市粮食主产区,以大清河为主要灌溉水源。经水资源论证,调水工程不影响该灌区用水。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包括哪些区域?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3.分析说明工程弃渣方案的环境合理性。4.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5.列出工程实施中需要采取的三项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选项

答案

解析 1.根据该项目的特点,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包括:
  (1)调出区——大清河,包括坝后回水段,坝下减(脱)水段及工程引起水文情势变化的区域。
  (2)调入区——碧河水库与坝下河段、灌区与城市供水区、灌溉退水与城市排水受纳水域。
  (3)调水线路沿线——输水工程沿线,即引水隧道及管道沿线。
  (4)各类施工临时场地及弃渣场。
2.根据该工程的项目特点及题中相关信息,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1)隧道施工排(疏)水引起地下水径流或流场变化的问题。
  (2)隧洞顶部农作物、植被及植物生长受影响问题。
  (3)隧道弃渣处理与利用问题。
  (4)隧道施工可能导致的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问题。
  (5)隧洞洞口结构、形式与周边景观的协调问题。
  (6)隧洞施工引起的噪声与扬尘污染影响以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问题。
3.工程弃渣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分析如下:
  (1)1#弃渣场设置在大坝下游不合理,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规定,即会影响行洪又不安全,而且大坝水流下泄时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造成水环境污染。
  具体理由如下:①河滩上设置弃渣场会随水文情势变化而改变水质,破坏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物的生境条件,导致生物多样性变化;②引起的水质变化,影响下游河段的农业生产用水,以及下游的取水口的水质;③由于坝下冲水会冲蚀弃渣场,引起河道的淤泥累积,影响河道的正常航运;④对库区景观生态的影响。
  (2)2#弃渣场设置在隧洞附近的荒沟里比较合理。荒沟、山谷做弃渣场是比较常用的,通过设置拦渣坝并采取防洪排水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能够满足环保要求。
  但要注意:①考虑增加库容满足工程弃渣总量要求;②弃渣完毕后尽快进行植被恢复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发生;③应位于居民集中居住区主导风向下风向,场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
  (3)由于2#弃渣场容量大,足以满足工程弃渣所需,因此,可放弃1#弃渣场。
  因此,本工程弃渣方案不合理。
4.根据该工程的项目特点以及题中所给相关信息,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包括:
  (1)造成坝下减(脱)水,甚至河床裸露,导致坝下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改变;如果不能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影响下游河道及两岸植被的生态用水,造成下游区域沙化、荒漠化趋势进一步严重,流动沙丘数量和面积增加,甚至影响下游的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等。
  (2)改变下游河流的水文情势,如果坝下减脱水段有鱼类的“三场”,则将受到破坏。
  (3)库区冲淤下泄泥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局部泥沙淤积而水位抬高。
  (4)库区不冲淤而下泄清水时又容易导致河道两岸受到清水的冲蚀而造成塌方,进而导致河岸安全隐患。
  (5)容易导致下游土地的盐碱化。
5.根据该工程的项目特点以及题中所给信息,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有:
  (1)大清河筑坝应考虑设置过鱼设施和鱼类保护措施。
  (2)大清河取水工程建设需设置确保下泄生态流量和监控的设施及坝下其他用水需要的设施。
  (3)弃渣场及各类临时占地的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措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2630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