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拟建一污水处理项目改善城市环境,该城市存在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主要问题包括:由

admin2022-08-02  25

问题 某城市拟建一污水处理项目改善城市环境,该城市存在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主要问题包括:由于上游建设供水水库,由北向南流经市区东部的S河天然径流明显减少且枯水期断流;城市部分污水未经处理排入S河市区河段,导致其水质污染严重;由于长期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S河市区段为景观用水功能区,市区下游段为农业用水功能区。S河出市区后经25km进入B县城,区间有一支流汇入。  拟新建规模为20×104t/d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城市东南角规划预留用地,项目将对排入S河市区段的城市东部地区全部污水进行截流(其中工业废水约占40%),引入新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S河流下游。拟选污水处理工艺为曝气活性污泥法。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如图所示。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拟定沉淀池污泥经浓缩、脱水、添加石灰使其稳定后送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  拟建污水处理厂北厂界200m有企业,西厂界300m有村庄。该地区主导风向NW。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该污水处理项目是否能实现S河流市区河段水体用水功能目标。列举实现水功能目标的可行措施。2.从环境保护角度,列举理由说明优化污泥处理、处置措施。3.该污水处理厂的BOD5的去除率是多少?4.列出预测排放口下游20km处BOD5浓度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参数。5.在本项目的公众参与中,应给出哪几方面的环境影响信息?6.污水处理厂建设应重点考虑与哪些规划的符合性?7.指出产生恶臭、含菌气溶胶的主要工程环节及污染防治措施。8.给出更为合理的污泥、沼气利用或处理处置方案。9.污水处理厂出水除排入A河外,是否还有其他用途?10.环评时第一次公众参与应公告哪些信息?11.根据处理规模,试给出一个你认为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过程。

选项

答案

解析 1.(1)该污水处理项目不能实现S河流市区河段水体用水功能目标,其原因是:
  ①S河市区段水质已严重污染,无环境容量;
  ②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较差,达不到V类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水质标准。
  (2)实现水功能目标的可行措施有:
  ①上游水库加大下泄水量以增加稀释容量;
  ②将西部的污水全部纳入污水管网并送拟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或新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对其处理,削减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③对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达Ⅴ类水质要求。
2.(1)尽管污泥经脱水稳定后可以进行填埋,但在城市垃圾填埋场与生活垃圾一并填埋并不合理。
  (2)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量较大,填埋占地面积大,将占用填埋垃圾的空间。
  (3)由于污水处理厂处理了较多的工业废水(40%),污泥中有毒有害成分较多,容易对地下水等造成二次污染。
  (4)污水处理厂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也可采用卫生填埋的方法予以妥善处理,如土地施用、陆地填埋、焚烧。在对污泥充分鉴定、保证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充分设计合理利用方式的条件下,优先用于土地施用。
3.BOD5的去除率=[(进水BOD5浓度-出水BOD5浓度)/进水BOD5浓度]×100%=[(200-20)/200]×100%=90%。
4.(1)预测采用完全混合模式以及河流一维稳态模式CX=C0exp[KX/(86400u)]。
  (2)需要的参数主要有:上游来水设计水量Q0及BOD5浓度C0,水质综合衰减系数K,断面间河段长度X(20km),河段平均流速u。
5.按照《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本项目公众参与应公开以下环境信息:
  (1)建设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建设位置、处理规模、工程组成、占地面积及类型、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类型及数量等;
  (2)建设项目占地地区及周边区域环境现状及特征;
  (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
  (4)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及运营期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5)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
6.应考虑与城市总体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及水环境功能区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以及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符合性。
7.(1)污水处理厂产生恶臭和含菌气溶胶的主要环节是曝气沉砂池、曝气池、污水泵房及污泥脱水机房。
  (2)防治措施主要是在产臭环节进行控制,目前除臭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常见的物理法有掩蔽法、稀释法、冷凝法和吸附法等;常见的化学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和化学吸收法等;生物法是将曝气沉砂池建设成相对封闭的透光装置(如建成阳光板房屋),并将池内排出的臭气抽出,经生物脱臭处理。
8.本工程污泥采用填埋处置,虽然也是一种处置方案,但未达到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对于污泥处理可以考虑采用中温两级厌氧消化工艺,厌氧消化工艺系统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省、工艺条件(污泥温度)稳定、可回收能源(沼气综合利用)、占地面积小。初沉污泥经重力浓缩送入一级消化池,经两级消化的污泥脱水后压成泥饼外运,可作为农业和绿化的肥源。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或附近居民及生产用的燃料。
9.污水处理厂出水,除可排入A河外,也可选用混凝、过滤、消毒或自然净化等深度处理技术作为再生水或中水利用。如农业灌溉、绿地浇灌、城市杂用、生态恢复、工业冷却等。
10.环评时第一次公众参与应公告的信息包括:
  (1)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2)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3)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5)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6)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7)公众在参与时应注意的事项。
11. 本工程处理的出水水质目标是Ⅴ类水,适用于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其处理工艺主要为:
  (1)一级处理由格栅、泵房、曝气沉砂池和平流式沉淀池组成;
  (2)二级处理由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组成,采用空气曝气活性污泥法;
  (3)污泥处理采用中温两级消化工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2629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