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单位承建一蓄水池工程,该蓄水池为半地下敞口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高5.8m

admin2022-08-02  26

问题 甲单位承建一蓄水池工程,该蓄水池为半地下敞口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高5.8m,其中地上部分0.5m,设计水深4.8m。地下水位于地面以下1.9m处,水池基坑采用敞口放坡开挖。事件一:由于基坑靠南面一侧局部土质不佳,为作好坡脚、坡面的保护工作,项目部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并在整个基坑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应严密监测坡顶位移,随时分析监测数据。事件二:施工期间恰逢雨季,为防止基坑积水导致构筑物漂浮破坏,项目部在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并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事件三:在池体的防水层全部施工完成后对水池进行了满水试验,试验流程如下: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A→整理试验结论。向池内注水分两次进行,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按0.8m/d。【问题】1. 列式计算基坑的开挖深度及降水深度。2. 基坑的开挖坡度根据什么来确定呢?3.事件一中还可以采取哪些其他的护坡措施呢?4. 事件二中抗浮措施还有哪些内容呢?5. 写出事件三中A 的内容。6. 指出事件三描述不妥之处并改正。7. 列式计算该水池满水试验注满水至少需要多少天?

选项

答案

解析 1.开挖深度:5.8-0.5 =5.3m;
降水深度:5.3m- 1.9+0.5=3.9m。
2.根据土的分类和力学指标、开挖深度等确定边坡坡度。
3.1)叠放砂包或土袋。2)挂网喷浆或混凝土。3)其他措施:包括锚杆喷射混凝土护面、塑料膜或土工织物覆盖坡面等。
4.1)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2)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3)因地制宜措施: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小其浮力,使构筑物结构免于破坏。
5.A:蒸发量测定。
6.不妥之处(1)在池体的防水层全部施工完成后对水池进行了满水试验;改正:应在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对水池进行了满水试验。
不妥之处(2)向池内注水分两次进行;改正:满水试验应分三次注水。
7.每次注水深度:4.8÷3 =1.6m;
每次注水所需时间:1.6m÷0.8m/d =2d;
分三次注水,相邻两次之间至少间隔24h(1d),
2d+1d+2d+1d+2d=8d。
故本题中满水试验注满水至少需要8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2402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