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利工程合同约定:2018年10月1日开工,签约合同价为5800万元,工程预付

admin2022-08-02  22

问题 某水利工程合同约定:2018年10月1日开工,签约合同价为5800万元,工程预付款为签约合同价的10%,开工前分两次支付,工程预付款的扣回与还清按公式计算R=A(C-F1S)/(F2-F1)S,F1=20%,F2=90%。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经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月),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工作A为基础工程,施工中发现地质勘探工作中未查明的地下溶洞,处理地下溶洞导致工作A暂停施工1.5个月,承包人机械闲置损失12万元,承包人据此提出了延长工期1.5个月和增加费用12万元的要求。事件2:截止2020年4月,承包人累计完成合同金额4820万元,2020年5月份监理人审核批准的合同金额442万元。事件3:根据合同约定,本工程的所有原材料由承包人负责提供,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原材料的采购与验收工作。<1>.指出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用工作代码表示),根据图示进度前锋线,说明进度检查时F、G、H、I工作提前或延误的天数及对计划工期的影响。<2>.针对事件1,承包人的要求是否合理?简要说明理由。<3>.计算2020年5月份的工程预付款扣回金额,承包人实得金额(单位:万元,保留2位小数)<4>.事件3中,承包人在原材料采购与验收工作上应履行哪些职责和程序?

选项

答案

解析 <1>.关键线路:B→D→I→K→L→N→Q;B→D→G→J→L→N→Q。
F工作延误2个月,不影响计划工期。
G工作提前1个月,使计划工期提前1个月。
H工作延误2个月,使计划工期延误1个月。
I工作进度正常,不影响计划工期。
<2>.(1)工期延长1.5个月不合理,增加费用12万元合理。
(2)理由:施工中发现地质勘探工作中未查明的地下溶洞属于不利物质条件,发包人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顺延延误的工期。
但是由于A工作有1个月的总时差,工作A暂停施工1.5个月,所以工程延期为0.5月,承包人可以索赔机械闲置损失12万元。

<3>.(1)工程预付款=5800×10%=580(万元)。
(2)截止4月预付款扣回:R4=580×(4820-20%×5800)/(90%-20%)5800=522.86(万元)。
截止5月合同累计完成金额为4820+442>5800×90%,
所以5月扣除预付款:580-522.86=57.14(万元)。
承包人实得金额:442-57.14=384.86(万元)。
<4>.(1)对承包人的采购要求:承包人应将各项材料和工程设备的供货人及品种、规格、数量和供货时间等报送监理人审批。承包人应向监理人提交其负责提供的材料和工程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满足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2)验收程序:承包人应会同监理人进行检验和交货验收,查验材料合格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并按合同约定和监理人指示,进行材料的抽样检验和工程设备的检验测试,检验和测试结果应提交监理人,所需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2327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