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建巷道工程。该巷道净断面20m2,所穿过的岩层属于Ⅳ~Ⅴ类稳定性围岩

题库2022-08-02  16

问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巷道工程。该巷道净断面20m2,所穿过的岩层属于Ⅳ~Ⅴ类稳定性围岩,采用锚喷支护。锚杆长度2.0m,间排距800m×8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厚度100mm。同时架设铜棚支架,支架间距0.8m。地质资料预计该巷道将通过断层破碎带。  施工单位采用钻爆法掘进,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钻眼。凿岩机操作人员开始钻眼时,领钎工戴着手套点好周边眼位,要求周边炮眼的眼底落在掘进断面轮廓线外50mm处。钻眼完毕后,班组长立即通知爆破工进行装药,此时爆破工在临时水泵房内刚完成起爆药卷的装配工作,接到装药通知后,立即到工作面迎头进行炮眼装药工作。装药过程中,班组长发现工作面围岩破碎,认为巷道已遏断层破碎带,并经监理单位同意,采取了减少装药量(周边眼间隔装药)、缩小钢棚支架间距、钢棚架设支护紧跟工作面迎头的措施。装药结束经瓦斯检查工检查瓦斯后,进行了爆破。  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班组长、爆破工和瓦斯检查工进入爆破工作面,发现钢棚支架崩环、支架间拉杆脱落。在工作面进行敲帮问顶安全检查时钢棚支架突然发生倾倒,支架顶部大块岩石冒落,将班组长等3人砸成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施工单位在钻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违章行为指出正确做法。  2.针对此次冒顶事故,试说明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3.根据以上事故,试说明非煤矿山行业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教育的具体要求。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此次冒顶事故属于哪一等级,说明理由。并说明该事故应该上报的部门。  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简要说明该起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选项

答案

解析 1.施工单位的违章行为和正确做法为:
  (1)点眼位时不应戴手套。
  (2)应使周边炮眼眼底落在轮廓线上或轮廓线以内50mm。
  (3)爆破工制作起爆药卷应在顶板完好、支护完整的地方,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工作地点。
  (4)装药前应先进行瓦斯检查。
2.可采取的有效安全技术措施有:
  (1)超前支护(如在工作面迎头拱部施工超前锚杆、前探梁、管棚注浆加固)。
  (2)加强支护(如增加锚杆长度和采用锚索、网片)。
  (3)减小掘进炮眼深度,短掘短支。
  (4)采取多打眼、少装药的爆破措施。
3.对新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相关内容:
  (1)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二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2)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在于了解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3)新职工必须经过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转岗和复工人员应参照新职工的办法进行培训和考试。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4.(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
  ①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③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④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一般事故应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5.该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该巷道净断面20m2,所穿过的岩层属于Ⅳ~Ⅴ类稳定性围岩,采用锚喷支护。锚杆长度2.0m,间排距800m×8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厚度100mm。同时架设铜棚支架,支架间距0.8m。地质资料预计该巷道将通过断层破碎带。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此事故中3人重伤。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此事故为责任事故。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22717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