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建筑工程
某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双向四车道,该区域为多雨潮湿地区,其结构形式见下
某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双向四车道,该区域为多雨潮湿地区,其结构形式见下
admin
2022-08-02
64
问题
某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双向四车道,该区域为多雨潮湿地区,其结构形式见下图。
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措施,主要如下:事件一:在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核对施工图,业主联系设计单位安排图纸会审,会审后填写形成文件并填写完整,同时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的分级要求和主要内容进行交底后,开始施工。事件二: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严格按照剂量配运,其中石灰:粉煤灰:碎石重量比为4:11:85,现场测得的石灰湿密度为450kg/m3,含水量3%;粉煤灰湿密度为400kg/m3,含水量8%;碎石湿密度为1940kg/m3,含水量3%。事件三:表面层严格制定施工要求,表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初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遍,温度应不低于65℃,并紧跟摊铺机进行。事件四:基层检查合格后,进行面层施工。各层开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确定相应参数。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过程,保持摊铺机及找平装置工作状态稳定不变;严格要求摊铺机不在中途停顿,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的行驶速度;严格工序间的交验制度;按照先做构造物伸缩缝,再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结束质量检验时面层平整度不合格。【问题】1.写出结构图中A、B、C、D代表的名称。2.改正事件一中的错误之处,并指出会审后形成文件的名称?技术交底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3.计算底基层石灰:粉煤灰:碎石的体积比(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指出并改正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5.分析背景资料中面层平整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选项
答案
解析
1.A:粘层;B:粘层;C:下封层;D:透层。
2.错误: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核对施工图。改正: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核对施工图。会审后形成文件的名称:图纸会审记录。技术交底可采用的方法:讲课、现场讲解或模拟演示。3.石灰:粉煤灰:碎石的体积比=4×(1+0.03)/450:11×(1+0.08)/400:85×(1+0.03)
/1940=1:3.25:4.93。
4.错误1:表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改正:表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
错误2:初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遍,温度应不低于65℃,并紧跟摊铺机进行。改正:初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遍,温度应不低于120℃,并紧跟摊铺机进行。
5.原因1:保持摊铺机及找平装置工作状态稳定不变。
原因2:按照先做构造物伸缩缝,再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原因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22429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基坑围护结构说法错误的是()。A.预制混凝土板桩适合大深度基坑 B.水泥
采用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结构的桥被称为()。A.拱桥 B.斜拉桥 C
在桥梁支座的分类中,固定支座是按()分类的。A.变形可能性 B.结构形式
以下关于各种维护结构特点错误的是()。A.混凝土灌注桩刚度大、施工对环境影响小
下列基坑围护结构中,采用钢支撑时可以不设置围檩的是()。A.钢板桩 B.钻孔
在基坑围护结构中,主要结构材料可以回收反复使用的是()。A.地下连续墙 B.
保证深基坑坑底稳定的方法有()。A.加深围护结构入土深度 B.坑底土体加固
作为基坑工程围护结构的板(桩)墙结构形式有()。A.悬臂式 B.扶壁式 C
强度大、变位小,同时可兼作主体结构的一部分的深基坑围护结构是()。A.灌注桩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市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单洞设计为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M:WecontinuewiththeWorldofInvestigation.Laura,anidentic
FluandHowNottoCatchItThiswinter,inoffices
HTTP协议的默认端口号()。A.23 B.25 C.80 D.110
A.产后发热 B.产后血晕 C.产后痉证 D.产后身痛 E.产后腹痛产妇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偶有点滴水渗漏。试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Ⅰ.公司所处区位内的经济特色 Ⅱ.公司
根据Stockes定律,与混悬液微粒沉降速度成反比的因素是A:混悬微粒的带电量
探讨注意分配的经典实验范式是()A.搜索范式 B.负启动范式 C.双任务范式
贷记卡透支按月计收复利,准贷记卡按月计收单利。透支利率为日利率0.03%,并根据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把( )打造成为国际大都市。A.深圳 B.广州 C.香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