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集团公司承建某单线铁路工程,其中一座大桥,设计为6跨16m简支T

admin2022-08-02  24

问题 背景资料 某集团公司承建某单线铁路工程,其中一座大桥,设计为6跨16m简支T梁,钻孔桩基础,桩直径1m,桩长65m,台后过渡段路基填土高度4.5m。设计地质条件为海相沉积的中~厚层软土。设计要求对桥台过渡段范围内的基底均采用袋装砂井处理,处理深度为12m。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公司在对项目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时发现,该项目质量计划文件是由安全质量部部长组织部门人员编制,质量计划文件内容有:①编制依据;②项目概况;③组织机构;④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⑤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⑥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事件二,项目施工技术部编制了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方案,具体内容是过渡段路堤与桥台过渡段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过渡段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其填筑施工应符合一般路堤填筑施工要求。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碾压遍数按照相邻标段参数确定。 事件三,该桥按正常工期编制施工组织计划.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钻孔桩、承台、墩(台)身施工,并如期完成。桥梁建成通车半年后,发现该桥出现桥台移位。事后,在对施工期间的内业资料检查中,发现无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记录,其他质检资料的记录结果显示施工质量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现场实地调查中,发现桥梁施工质量合格,但软土地基处理深度仅为8m。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项目质量计划编制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该质量计划包含内容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请补充。 2.指出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三,指出该桥出现桥台移位的原因是什么?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1. 不妥之处:安全质量部部长组织部门人员编制。正确做法:质量计划编制应由项目经理主持;相关职能部门均应参加。 质量计划内容不完整,还应补充:①质量目标;②施工过程、服务、检测和试验程序等;③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及作业指导书。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对企业质量手册的掌握。项目经理部应当针对承包工程项目,引用本企业质量手册中与本施工项目相关的内容和程序文件,进行质量计划编制。编制要求是:项目经理应主持编制;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以业主质量要求为重点;体现工序及过程控制;体现投入产出全过程。对质量计划的内容要求是:编制依据;项目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序等;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及作业指导书;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解题思路是将背景资料与以上内容及要求进行对照回答问题。
2. 错误之处:(1)桥台过渡段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2)碾压遍数按照相邻标段参数确定。
正确做法:(1)过渡段2m范围以外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2m以内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2)碾压遍数通过工艺试验确定。
[分析]此题要求考生熟悉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相关规定。教材中相关规定: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台后2.0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一般路堤填筑施3-要求。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工艺试验确定。解题思路是将背景资料与以上内容及要求进行对照回答问题。
3. 该桥出现桥台移位的原因是:
①桥台及台后的地基未按设计要求施工,导致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②台后路基填筑过程中未进行沉降观测,不能正确指导路基的填筑速率。
由于上述原因,而导致台后软土出现较大的侧压力,挤动桥台。
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按图施工;(2)工序管理失控;(3)偷工减料;(4)质检资料弄虚作假。
[分析]此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关于查找桥台出现移位的原因解题思路是:根据背景资料桥梁施工质量合格,说明问题出在台后路基段,而路基段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发现无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记录;二是发现软土地基处理深度不够,找到了路基质量问题也就找到了桥台出现移位的原因。关于查找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解题思路是:根据背景资料分别从按图施工、质量控制、资料编制、现场管理等方面对照查找,就可以找出问题所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553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