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0矢量数据建立DLG数据库。   (1)目标与任务。   DLG

免费题库2022-08-02  18

问题 1︰50000矢量数据建立DLG数据库。  (1)目标与任务。  DLG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入库数据检查、处理与验收,数据库设计与建库,数据库  管理系统开发。  (2)建库技术设计。  针对DLG数据库集成业务的需求,借鉴已有空间数据库建设的经验,DLG数据库建设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引擎”的空间数据管理模式,以满足对DLG数据库海量数据的集成管理。  (3)DLG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系统结构采用C/S结构+B/S结构的组合模式,C/S结构部分是核心业务模块,B/S结构部分是系统的数据服务模块。  (4)DLG数据库建库流程。  数据库建库流程包括入库前的数据整理、数据预入库、数据处理与修改、元数据整理、数据正式入库及数据库功能开发等几个步骤。  问题:  1.结合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现状,设计针对本任务的数据库建库软件环境。  2.简述DLG数据库系统结构中C/S结构和B/S结构各负责的任务。  3.用框图描述DLG数据库建库流程。

选项

答案

解析 1.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空间数据库技术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文件数据管理模式,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较为流行的解决方法,它将复杂的数据类型作为对象放入关系数据库中,并提供索引机制和简单的操作,即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增加一层软件即空间数据引擎,实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空间数据引擎包括ESRI公司的ArcSDE、MapInfo公司的SpatialWare、超图公司的SuperMap SDX等。它们把空间数据以二进制数据块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而属性数据则以常用数据类型存储。  本任务的DLG数据库建设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引擎”的空间数据管理模式,“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空间数据引擎”采用ArcSDE。  因此,建库软件环境采用Oracle+ArcSDE,可以将空间数据加入到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去,提供了对空间、非空间数据进行高效管理的数据库接口。2.在DLG数据库系统结构中,C/S结构部分是核心业务模块,负责数据入库检查、安全管理、视图管理、查询检索、元数据管理、数据输出、数据分析、专题图制作、数据库维护等模型。  B/S结构部分是系统的数据服务模块,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浏览数据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数据类型、数据范围、元数据信息等,确定数据订单,并通过中心内网传递到数据库,产生数据服务请求信息;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查询到订单的状态,如正在处理、已经处理完毕等。3.DLG数据库建库流程内容包括数据整理,数据预入库,数据处理与修改,元数据整理,数据正式入库,数据库功能开发,用框图描述流程如图10-2所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5288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