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GPS技术和CORS站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某市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基础测

考试题库2022-08-02  16

问题 为适应GPS技术和CORS站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某市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利用GPS技术和水准测量技术,在已有加密重力资料、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力、地形数据及GPS水准数据的处理,精化该市似大地水准面,涉及测区面积约6000km。目标是综合利用重力资料、地形资料、重力场模型与GPS水准成果,采用物理大地测量理论与方法,应用移去一恢复技术确定该市区域性精密似大地水准面。现有资料情况如下:  (1)基础资料:经过外业实地踏勘与内业分析,有50个国家一、二级三角点,保存完好,点位稳定可靠。  (2)该市所辖区域共有24个国家高等级GPS点,国家第二期一、二等水准复测路线300km。基本水准点50个,经外业实地踏勘和内业分析均保存完好,符合规范要求精度。人员:项目承担单位为甲级资质测绘单位,从事大地测量的专业单位,有高级工程师20名,工程师48名,助理工程师及技术员60名。  设备:计算机150台、服务器10台、工作站20台、交换机10台、笔记本48台,经检验合格的数字水准仪12台、全站仪10套、GPS仪器共24台,以及打印机、扫描仪20套等仪器。  问题:  1.简述高程异常控制点及检查点的布设原则。  2.用框图表示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流程。  3.完成该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后应上交的成果资料有哪些?

选项

答案

解析 1.(1)高程异常控制点布设原则:  ①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均匀分布于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区域。  ②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具有代表性,点位分布应顾及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的地形类别区域,点位在不同地形类别中均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丘陵和山地等地形变化剧烈地区应适当加大高程异常控制点分布密度。  ③各级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宜利用不低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GB/T 23709—2009)中4.5规定精度的大地控制网点和水准网点。  ④相邻高程异常控制点最大间距不宜大于d=7.19mζc-1λ-1/2的计算结果。式中:d为相邻高程异常控制网点最大间距,单位为km;mζ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单位为cm;c为平均重力异常代表误差系数;λ为平均重力异常格网分辨率,单位为角分。  ⑤新埋设的高程异常点,其标石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规定的天线墩,其上埋设满足GPS和水准测量的标志。  ⑥当利用已有大地控制点和水准点时,应检查该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好性,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⑦选点与埋石工作结束后应上交选点工作总结、高程异常控制点选点图、点之记、选点收集的各种资料等。  (2)检查点的布设原则:  ①检验点的点位应分布均匀,在平原和丘陵以及山区等不同的地形类别以及有效区域边缘均应布设检验点;应采用未参加似大地水准面计算的实地高程异常点作为检验点。  ②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km,检验点总数不应少于20个。  ③检验点与用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高程异常控制点的间距不应小于似大地水准面格网间距。  ④检验点应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联测条件。  ⑤在利用旧点作为检验点时,应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好性,以及是否满足GPS与水准观测的要求,符合要求方可利用。2.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流程见图1-4。3.提交成果有技术设计书、数据处理方案、GPS观测数据及成果、水准观测数据及成果、高程异常控制点成果表、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成果、技术总结、精度检验报告、检查验收报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5287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