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城市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测区范围为3km×4km,测量控制

资格题库2022-08-02  33

问题 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城市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测区范围为3km×4km,测量控制资料齐全,测图按50cm×50cm分幅。  依据的技术标准有《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等。  外业测图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其中某条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时采用单向观测、一次读数,图根导线测量完成后发现边长测量方法不符合规范要求,及时进行重测,碎部点采集了房屋、道路、河流、桥梁、铁路、树木、池塘、高压线、绿地等要素,经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后成图。  作业中队检查员对成果进行了100%的检查;再送交所在单位质检部门进行检查;然后交甲方委托的省级质监站进行验收,抽样检查了15幅图。[2013年真题]  问题:  1.上述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方法为什么不符合规范要求?  2.按照地形图要素分类,说明外业采集的碎部点分别属于哪些大类要素。  3.测量成果检查验收的流程和验收抽样比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解析 1.上述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方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理由: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中规定图根导线边长用Ⅱ级测距仪,一测回观测法。一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一般读数4次。测回内读数较差为10mm。根据《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5)第4.2.1条规定,图根导线测量的边长采用测距仪单向施测一测回。一测回进行两次读数,其读数较差应小于20mm。测距边应加气象加、乘常数改正。而题中是进行了一次读数。由此可知,上述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方法不符合规范要求。2.根据《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第4.1条规定,要素分类采用线分类法,要素类型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四类:大类、中类、小类、子类。第4.2条规定,大类包括:①定位基础;②水系;③居民地及设施;④交通;⑤管线;⑥境界与政区;⑦地貌;⑧植被与土质等8类。  按照地形要素分类,上述外业采集的碎部点所属地类要素如下:  (1)房屋属于居民地及设施类;  (2)道路、铁路、桥梁属于交通类;  (3)高压线属于管线类;  (4)河流、池塘属于水系类;  (5)树木和绿地属于植被与土质类。3.(1)测量成果检查验收的流程和验收抽样比例符合规范要求。  (2)其理由分析如下:根据《测量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第4.1条规定,测绘成果质量检查包括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和验收,即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测绘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和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验收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验收。各级检查验收工作应独立、按顺序进行,不得省略、代替或颠倒顺序。最终检查应审核过程检查记录,验收应审核最终检查记录,审核中如发现问题作为资料质量错漏处理。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采用全数检查,验收一般采用抽样检查。抽样检查样本量按照表1-2执行。由题知,该项目图幅总共有192幅,位于181~200批量档次,根据表1可知,抽样检查样本量应为15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5287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