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新建三级公路工程,包括路基与路面工程,起讫桩号,K0+000

admin2022-08-02  20

问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新建三级公路工程,包括路基与路面工程,起讫桩号,K0+000~K20+400。该公路为沿海公路,左侧临海段设置了重力式挡土墙。为保障行车安全,临海段的土路肩上设置了构造物 A。公路右侧傍山,挖方边坡地质条件为易风化碎落的泥质页岩,在坡脚处设置了 100cm 宽的构造物 B。路基两侧的土路肩采用 C20 混凝土预制块进行加固。路基断面及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 2 所示。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厂拌法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在公路沿线全面考察,考虑设 1 座沥青混合料拌合站。拌合站设置部分要求如下: (1)选址应满足用地合法,周围无塌方、滑坡、落石、泥石流、洪涝等地质灾害,充分利用已规划的取土场、弃土场。(2)选址应尽量靠近主体施工部位,做到运输便利,经济合理。(3)选址应远离生活区、居民区,尽量设在生活区、居民区的上风向。(4)拌合站的场地面积为 3000 ㎡。(5)场地(含堆料区、加工区)主要运输道路应采用泥结碎石或级配碎石路面。事件二:根据设计文件中的“路面工程数量表”,全线路面无加宽。施工单位选用 1 台大型沥青混合料摊铺机进行上面层摊铺施工。施工时,从起点向终点方向推进,并对左右幅进行全幅摊铺施工。已知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后的密度为 2.4t/m3,摊铺机的摊铺工作速度为 0.2km/h。摊铺机的时间利用系数为 0.8。(提示:摊铺机的每小时生产效率计算公式为:Q=h·B·V0·ρ·KB)事件三:上面层摊铺分左、右幅施工,每幅摊铺采用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案,2 台摊铺机呈梯队方式推进,并保持摊铺机组前后错开 40~50m 距离。碾压时,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采用轮胎压路机,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结束后需要快速开放交通,终压完成后拟洒水加快路面的降温速度。事件四: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增加劳务人员。挡土墙施工过程中,一名新进场的模板工发生高处坠亡事故。【问题】1.写出背景中构造物 A 和构造物 B 的名称,写出图 2 中功能层 C、D、E 的名称。2.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并结合案例背景,分别判断临时便道现场清表是否需计取冬期施工增加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和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费?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的设置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的设置要求。4.计算事件二中摊铺机的每小时生产效率 Q(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如果摊铺机每天工作 8 小时,计算上面层的施工工期(精确到整数天)。5.改正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6.依据有关法规,写出安全事故划分等级及事件四中安全事故等级。

选项

答案

解析 1.构造物 A-波形梁护栏。构造物 B-碎落台。C-粘层,D-下封层,E-透层。
2.冬期施工增加费需要计取;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需要计取;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费不需要计
取。
3.(1)不正确。正确做法:不得占用规划的取、弃土场。
(2)正确。
(3)不正确。正确做法:尽量设在生活区、居民区的下风向。
(4)不正确。正确做法:拌合站的场地面积至少为 3500 ㎡。
(5)不正确。正确做法:场地(含堆料区、加工区)应做硬化处理,主要运输道路应采用不小于 20cm 厚的 C20 混凝土硬化。
4.摊铺机的每小时生产效率:Q=h·B·V0·ρ·KB = 0.04×7×200×2.4×0.8=107.52t/h上面层的施工工期:20400×7×0.04×2.4/(107.52×8)=16 天【注意单位换算】
5.(1)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 10~20m 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
(2)初压通常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
(3)上面层为 SMA,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应采用振动压路机。
6.安全事故划分等级: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事件四中安全事故等级为一般事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jzgc/151757.html

最新回复(0)